【书12: 1-24】【以色列人在约旦河外向日出之地击杀二王,得他们的地,就是从亚嫩谷直到黑门山,并东边的全亚拉巴之地……。】在约书亚记第十二章中记载了,神在约旦河两岸赐给百姓的得胜,为十三至二十一章的分配地业作准备。本章首先讲到摩西带领百姓在约旦河东的得胜:【以色列人在约旦河外向日出之地击杀二王,得他们的地,就是从亚嫩谷直到黑门山,并东边的全亚拉巴之地。这二王,有住希实本、亚摩利人的王西宏。他所管之地是从亚嫩谷边的亚罗珥和谷中的城,并基列一半,直到亚扪人的境界,雅博河与约旦河东边的亚拉巴,直到基尼烈海,又到亚拉巴的海,就是盐海,通伯·耶西末的路以及南方,直到毗斯迦的山根。又有巴珊王噩。他是利乏音人所剩下的,住在亚斯他录和以得来。他所管之地是黑门山、撒迦、巴珊全地,直到基述人和玛迦人的境界,并基列一半,直到希实本王西宏的境界。这二王是耶和华仆人摩西和以色列人所击杀的;耶和华仆人摩西将他们的地赐给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为业。】“以色列人在约但河外向日出之地击杀二王”,“约但河外”是指约但河东岸;“约旦河外向日出之地”就是约旦河东,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得到的那块地。“二王”是指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得他们的地,就是从亚嫩谷直到黑门山,并东边的全亚拉巴之地”,这就是那块地的范围。“亚嫩谷”是指亚嫩河谷,是东岸最南端与摩押人的边界(民21:13);“黑门山”位于利巴嫩之南,是东岸最北端的界标;“全亚拉巴之地”是东岸占领之地的总称。“这二王,有住希实本、亚摩利人的王西宏”,“希实本”是亚摩利王西宏的京城(民21:26),故有时称西宏为希实本王(申2:26)。“他所管之地是从亚嫩谷边的亚罗珥和谷中的城,并基列一半,直到亚扪人的境界,雅博河”,“亚罗珥”位于死海中部东方约20公里处,亚嫩河北畔的一座城;“谷中的城”是指亚嫩河谷中的城。“基列”指约但河东以色列人所占领之地。“亚扪人”是罗得小女儿的后裔(创19:38),住在基列的东面;“雅博河”是约但河的支流,下游东西向,上游南北向,此处指上游是与亚扪人的交界,亚扪人住在雅博河上游的东面。“与约但河东边的亚拉巴,直到基尼烈海”,“基尼烈海”就是加利利海,约但河的上段流入加利利海,下段从加利利海流出直到死海。“又到亚拉巴的海,就是盐海,通伯耶西末的路以及南方,直到毗斯迦的山根”,“亚拉巴的海,就是盐海”也就是死海;“伯耶西末”位于死海的东北端;“毗斯迦”位于死海的东北角,也是摩西所登远望迦南之山峰,在死海东边摩押平原的尼波山上(申34:1);“山根”指山脚下。“又有巴珊王噩。他是利乏音人所剩下的,住在亚斯他录和以得来”,“巴珊王噩”他的身量高大,是最后一个利乏音人(申3:11);“利乏音人”是巨人族(创14:5);“亚斯他录”是巴珊地一城镇,与以得来同为巴珊王噩的王城(申1:4);“以得来”是巴珊的副都,位于加利利海的东面约一百多公里。“他所管之地,是黑门山、撒迦、巴珊全地”,“撒迦”位于约但河东,巴珊地的南端;“巴珊”位于雅博河以北,黑门山以南的高原,境内牧草繁茂,盛产牛羊。“直到基述人和玛迦人的境界,并基列一半,直到希实本王西宏的境界”。“基述人和玛迦人”是指巴珊地的北面,加利利海东面的两个小邦的人。“这二王是耶和华仆人摩西和以色列人所击杀的”。记载在民数记21:21-35。“耶和华仆人摩西将他们的地赐给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为业”。民数记32:33说:【摩西将亚摩利王西宏的国和巴珊王噩的国,连那地和周围的城邑,都给了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并约瑟的儿子玛拿西半个支派。】神让百姓在进入迦南之前,借着击败河东二王,使他们预先经历了神的大能,使迦南人的“心都消化了”(2:9),为百姓进迦南地预备了道路。


接下来讲到约书亚带领百姓在约旦河西的得胜:【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在约旦河西击杀了诸王。他们的地是从黎巴嫩平原的巴力迦得,直到上西珥的哈拉山。约书亚就将那地按着以色列支派的宗族分给他们为业,就是赫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山地、高原亚拉巴、山坡、旷野,和南地。】“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在约但河西击杀了诸王”,“约但河西”是指迦南地全境。“他们的地是从利巴嫩平原的巴力迦得,直到上西珥的哈拉山”,“巴力迦得”在此代表迦南地的最北端;“上西珥”是在迦南地的南端;“哈拉山”位于别是巴以南四十九公里处,在此代表迦南地的最南端(11:17)。“约书亚就将那地按着以色列支派的宗族分给他们为业”,“支派的宗族”指各支派之下以宗族为单位,分配产业之地。

“就是赫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迦南七族(3:10-11)中,这里共列了六族,少了革迦撒人。一种说法是革迦撒人早在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之前就被别的民族所灭,另一种说法是革迦撒人听到以色列人要来的消息就集体迁移了。他们的“山地、高原亚拉巴、山坡、旷野和南地”,这是迦南地全境的各种地貌,包括南、中、北部的“山地”,“高原亚拉巴”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山坡”,亚拉巴东南部不毛之地的“旷野”,以及南部山地以南,直至与寻的旷野接壤的一片贫瘠干地,称为“南地”。


接着讲到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所打败的王:【他们的王:一个是耶利哥王,一个是靠近伯特利的艾城王,一个是耶路撒冷王,一个是希伯仑王,一个是耶末王,一个是拉吉王,一个是伊矶伦王,一个是基色王,一个是底璧王,一个是基德王,一个是何珥玛王,一个是亚拉得王,一个是立拿王,一个是亚杜兰王,一个是玛基大王,一个是伯特利王。一个是他普亚王,一个是希弗王,一个是亚弗王,一个是拉沙仑王,一个是玛顿王,一个是夏琐王,一个是伸仑·米仑王,一个是押煞王,一个是他纳王,一个是米吉多王,一个是基低斯王,一个是靠近迦密的约念王,一个是多珥山岗的多珥王,一个是吉甲的戈印王,一个是得撒王;共计三十一个王。】“他们的王:一个是耶利哥王,一个是靠近伯特利的艾城王”,“耶利哥”位于约但河西岸,迦南地的中部。“伯特利”是旧约中一个重要城市,位于耶路撒冷北面约十七公里(7:2);“艾城”位于伯特利东南方仅约四公里的一座小城。“一个是耶路撒冷王,一个是希伯仑王”,“耶路撒冷”又名耶布斯(15:8),位于伯特利南方约十七公里,城内居民多为耶布斯人。“希伯仑”位于耶路撒冷西南方三十公里。“一个是耶末王,一个是拉吉王”,“耶末”位于耶路撒冷西二十六公里(10:3);“拉吉”位于希伯仑西方二十三公里(10:3)。“一个是伊矶伦王,一个是基色王”,“伊矶伦”位于拉吉西方十公里(10:3);“基色”位于耶路撒冷西北约二十九公里(10:33)。“一个是底璧王,一个是基德王”,“底璧”位于希伯仑西南方十八公里(10:38);“基德”南部山区中的一座城。“一个是何珥玛王,一个是亚拉得王”,“何珥玛”位于别是巴(15:28)的东面约八公里(申1:44);“亚拉得”位于别是巴的东北面约三十公里(民21:1)。“一个是立拿王,一个是亚杜兰王”,“立拿”位于拉吉的东北面仅数公里处(10:29);“亚杜兰”位于拉吉和希伯仑之间偏北。“一个是玛基大王,一个是伯特利王”,“玛基大”位于伯利恒西方约24公里;“伯特利”是旧约中一个重要城市,位于耶路撒冷北面约十七公里(7:2)。“一个是他普亚王,一个是希弗王”,“他普亚”位于伯特利正北面约二十余公里的一座城。“希弗”位于多珥(11:2)。

 “一个是亚弗王,一个是拉沙仑王”,“亚弗”位于约帕的东北东方约18公里。“拉沙仑”位于迦密山以南的沙仑平原中。“一个是玛顿王,一个是夏琐王”,“玛顿”位于加利利海西面约8公里(11:1);“夏琐”是迦南北部一座防守坚固的大城,位于加利利海以北16公里。“一个是伸仑米仑王,一个是押煞王”,“伸仑米仑”位于米吉多北面约13公里。“押煞”位于伸仑的西方约16公里,靠近地中海海岸(11:1)。“一个是他纳王,一个是米吉多王”,“他纳”位于米吉多东南面约8公里;“米吉多”位于约念东南约12公里。“一个是基低斯王,一个是靠近迦密的约念王”,“基低斯”位于夏琐以北约11公里;“迦密”主峰为迦密山的山脉,从亚柯湾的南岸起,延伸至多坍附近,全长约40公里;“约念”位于基顺河的南岸。“一个是多珥山岗的多珥王,一个是吉甲的戈印王”,“多珥山岗”位于迦密山西麓的海边,米吉多西面约25公里;“吉甲”与约书亚的总部所在地吉甲不同地点,此处的吉甲位于约帕的东北面约20公里。“一个是得撒王。共计三十一个王”。“得撒”位于示剑的东北面约11公里;这“三十一个王”,是约书亚带领百姓在河西所击杀的。表面上,河东的争战是在摩西的带领下,河西的争战是在约书亚的带领下,约书亚完成了摩西所开始的工作。但实际上,摩西是神的仆人,约书亚也是神的仆人,真正为百姓争战的乃是神自己。因摩西、约书亚和百姓完全顺服神,才能经历得胜、承受应许。同样,神的百姓只有顺服神、遵守圣约,才能长久享用神在圣约里的应许。为此,愿我们今天也都要顺服神、遵行神的话,我们就能得着、承受神在圣经里的应许!阿们!


<摩西在河东击败二王>

读经【书12: 1-24】【以色列人在约旦河外向日出之地击杀二王,得他们的地,就是从亚嫩谷直到黑门山,并东边的全亚拉巴之地……。】在约书亚记第十二章中记载了,神在约旦河两岸赐给以色列百姓的得胜,就是摩西在河东击败二王,约书亚在河西击败三十一个王,这为十三至二十一章的分配迦南地业作准备。本章首先讲到摩西和以色列人在河东击败的二王:【以色列人在约旦河外向日出之地击杀二王,得他们的地,就是从亚嫩谷直到黑门山,并东边的全亚拉巴之地。这二王,有住希实本、亚摩利人的王西宏。他所管之地是从亚嫩谷边的亚罗珥和谷中的城,并基列一半,直到亚扪人的境界,雅博河与约旦河东边的亚拉巴,直到基尼烈海,又到亚拉巴的海,就是盐海,通伯·耶西末的路以及南方,直到毗斯迦的山根。又有巴珊王噩。他是利乏音人所剩下的,住在亚斯他录和以得来。他所管之地是黑门山、撒迦、巴珊全地,直到基述人和玛迦人的境界,并基列一半,直到希实本王西宏的境界。这二王是耶和华仆人摩西和以色列人所击杀的;耶和华仆人摩西将他们的地赐给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为业。】“以色列人在约旦河外向日出之地击杀二王,得他们的地,就是从亚嫩谷直到黑门山,并东边的全亚拉巴之地”。这就是神在约旦河东赐给以色列百姓的得胜。“从亚嫩谷直到黑门山”,意思是从河东二王之地的最南方一直到最北方。“东边的全亚拉巴之地”,指东部的沙漠。河西诸王只是控制一座城和周边的乡村,河东二王却控制着广阔的地区,比河西诸王更强大。但神让百姓在进入迦南之前,就借着击败河东二王,预先经历了神的大能;并且因此让迦南人的“心都消化了”(2:9),为百姓进迦南预备了道路。“这二王,有住希实本、亚摩利人的王西宏。他所管之地是从亚嫩谷边的亚罗珥和谷中的城,并基列一半,直到亚扪人的境界,雅博河”。“亚摩利人的王西宏”的地,南起“亚嫩谷边的亚罗珥”,北至“雅博河”,西起约旦河,东至旷野的亚扪(士11:22)。“与约旦河东边的亚拉巴,直到基尼烈海,又到亚拉巴的海,就是盐海,通伯耶西末的路以及南方,直到毗斯迦的山根。又有巴珊王噩。他是利乏音人所剩下的,住在亚斯他录和以得来。他所管之地是黑门山、撒迦、巴珊全地,直到基述人和玛迦人的境界,并基列一半,直到希实本王西宏的境界”。“巴珊王噩”的地,南起“雅博河”,北至“黑门山”,西起约旦河边的“巴珊、基列”,东至“撒迦”。“亚斯他录”是噩王国敬拜偶像亚斯她录女神的中心,巴珊王在“以得来”和“亚斯他录”轮流居住。“基列”位于约旦河东,巴珊王噩控制“雅博河”以北的部分,亚摩利人的王西宏控制“雅博河”以南的部分,所以说他们分别占据“基列一半”。“这二王是耶和华仆人摩西和以色列人所击杀的;耶和华仆人摩西将他们的地赐给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为业”。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先在约但河外,胜过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瑞王噩,将他们的地给了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为业。而亚摩利王西宏早已征服了摩押族,拥有强大的权势(民21:27-30)。但因神与以色列人同在,打败这两个强盛的王,得了他们的地。摩西虽然不得进入迦南应许之地,但是在他带领下的两次得胜对于以色列人之后的争战至关重要,因为这使约书亚和以色列人的信心被建立,也为约书亚树立靠神争战得胜的榜样。


接下来是约书亚在河西击败三十一个王:【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在约旦河西击杀了诸王。他们的地是从黎巴嫩平原的巴力迦得,直到上西珥的哈拉山。约书亚就将那地按着以色列支派的宗族分给他们为业,就是赫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山地、高原亚拉巴、山坡、旷野,和南地。】“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在约旦河西击杀了诸王”。这是神在约旦河西赐给以色列百姓的得胜。“他们的地是从黎巴嫩平原的巴力迦得,直到上西珥的哈拉山”。意思是从迦南地的最北方一直到最南方(11:16-17)。“约书亚就将那地按着以色列支派的宗族分给他们为业”。以色列人分配土地是按“宗族”为单位的(11:23),同一“宗族”的土地形成一个行政区。“就是赫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山地、高原亚拉巴、山坡、旷野,和南地”。这里列举了6个被驱逐的民族,没有提到“革迦撒人”(3:10),可能他们当时已经被周边民族同化了,或者已经迁走了。而约书亚带领百姓在约旦河西,把山地,平原,南地,北地都打下来了。无论敌人是多么强悍,高大他们都能一一征服。无论是在河东,或是河西,是摩西征服的,或是约书亚征服的,都是经过许多日子才完成的,并且是付出了不少代价。这些固然是以色列人自己尽的力,但是人再有本事,若不是出于耶和华,若不是祂的帮助,人是无能为力的。以色列人因依靠神,他们在约但河西击杀了赫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末人、耶布斯人的诸王,并得了他们的地。


【他们的王:一个是耶利哥王,一个是靠近伯特利的艾城王,一个是耶路撒冷王,一个是希伯仑王,一个是耶末王,一个是拉吉王,一个是伊矶伦王,一个是基色王,一个是底璧王,一个是基德王,一个是何珥玛王,一个是亚拉得王,一个是立拿王,一个是亚杜兰王,一个是玛基大王,一个是伯特利王。一个是他普亚王,一个是希弗王,一个是亚弗王,一个是拉沙仑王,一个是玛顿王,一个是夏琐王,一个是伸仑·米仑王,一个是押煞王,一个是他纳王,一个是米吉多王,一个是基低斯王,一个是靠近迦密的约念王,一个是多珥山岗的多珥王,一个是吉甲的戈印王,一个是得撒王;共计三十一个王。】这里按照顺序记录了约书亚在约但河西所征服的迦南诸王之名。以色列人在迦南地南方击杀的16个王,以色列人在迦南地北方击杀的15个王。有些城如示剑、多坍没有列在其中。可能这些城没有王。在长约300公里、宽约100公里的迦南地居住着6个民族,居然有“三十一个王”。这些王代表各城不同的利益,彼此各持己见、争斗不休,只有在抵挡神的事上才能【同心合意】(9:2),这正是罪人的真实写照。摩西和以色列人在河东击杀了两个王,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在河西击杀了三十一个王,一共消灭了三十三个王,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但这都是神带领百姓有三十三次的得胜,使以色列人能承受迦南地的产业。而在书写很不方便的三千多年前,圣经认认真真地记下了这三十三个王的名字,让后世的人心中都对神生出一份感恩,读圣经的人每念一个名字,心中都对神发出一声赞美。在分配地业、承受应许之前,圣经在此数算了神赐给百姓的得胜,不是炫耀以色列人自己的本事,乃是要让人看见神的恩典和作为。昔日,神为以色列人争战,今日,神【帅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林后2:14),因基督是我们一切得胜的原因(林前15:57)和得着丰盛基业的根据(弗1:11)。因为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已经在十字架上使撒但权势溃败,并且【祂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他爱子的国里。】(西1:13) 为此,愿我们今天面对属灵的争战,就要支取主的得胜,好叫我们能【打那美好的仗】(提前1:18),这样我们就能【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3:14)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