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


诗46

【诗46: 1-11】【(可拉后裔的诗歌,交与伶长。调用女音。)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诗篇第四十六篇是可拉后裔的诗歌,用途是交与伶长,曲调是调用女音。本诗篇的背景是希西家在位时,亚述大举围攻耶路撒冷,情势非常危急。希西家就呼求神的拯救,神就拯救他们脱离亚述人之手(王下18:13-19:36)。诗人就将这段蒙神拯救的历史,写成诗歌来记念,所以这首诗也是信心与感恩的诗篇。诗人首先宣称:【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所以,地虽改变,山虽摇动到海心,其中的水虽砰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战抖,我们也不害怕。细拉】这里诗人用了三个对神的不同称呼,用以表达并见证自己对神的信心。“避难所”是一个用于躲避暴风雨的安全之所。而神就是他们躲避敌人侵扰的“避难所”,在祂那里,任何势力都不会对他们形成丝毫威胁。诗人称神是他们的“力量”,表示他们能从神那里获得战胜敌人的能力。“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是指神施行的拯救。诗人以“患难中”和“随时”强化神之“帮助”的可靠和及时。所以纵使有许多危难,就如地、山、海心的急剧变化、摇动,意味惊天动地的危机临到,他们也不害怕。因为他们坚信,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凡信靠神的人都是安全稳妥的。【有一道河,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欢喜;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到天一亮,神必帮助这城。外邦喧嚷,列国动摇;神发声,地便熔化。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细拉 】耶路撒冷城是建在山上,虽有活泉,但并无河流。“河的分汊”可能是借用伊甸园的四条河(创2:10-14),隐喻耶路撒冷城就是有神同在的伊甸园,所以这河使神的城欢喜,因为“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因此神的百姓面对敌人的挑战时,神不会不管,只要他们相信神的权能和信实,就必会看到祂奇妙的作为。在耶路撒冷城内,由于神住在里面,虽然被敌人围困的夜晚略显漫长,但只要“到天一亮”,他们就能看到神用他奇妙的双手“帮助这城”,届时以色列人所有的恐惧都会烟消云散。耶路撒冷城外,虽然“外邦喧嚷,列国动摇”,但对耶路撒冷却构不成任何威胁,因为“神发声,地便熔化”,抵挡神的势力很快就归于无有。敌人之所以无法攻陷圣城,是因为“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是因为“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诗人在此特别提到“万军之耶和华”,就是要提醒读者,耶和华是天上军队和以色列军队的元帅,所以祂会与他们“同在”,为他们争战。这样他们就能更加深刻理解什么叫“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


在诗歌的最后一段中,诗人邀请读者来看神的权能:【你们来看耶和华的作为,看祂使地怎样荒凉。祂止息刀兵,直到地极;祂折弓、断枪,把战车焚烧在火中。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细拉 】诗人以“来”与“看”呼吁读者与他共同见证神的拯救是多么奇妙,多么惊人。如此呼吁的目的,是要让读者看淡眼前的环境,仰望神,从而建立对神的真信心。诗人相信就在短短的时间内,以色列人就会看到“耶和华的作为”,就是“看祂使地怎样荒凉”,也即敌军的彻底溃败。神使战事止息,直到地极,“祂折弓、断枪”,用火烧毁战车。尽管这样的预言至今没有完全应验,但我们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然后诗人代表神发出“休息”的命令:【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这里所说的“休息”,就是不要再靠自己的方法挣扎,而应当全心倚靠神。“要知道我是神!”是指通过经历神的作为来认识神。之后神就发出一个预言:【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神的心意,不仅是以色列人“知道”祂,祂期待更多的人“知道”祂,并“尊崇”祂。倘若我们理解神的心意,就应当更多、更好地去传扬耶稣基督的福音。诗人再次宣告:【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细拉)。】“万军之耶和华”是宣告神的权柄,“雅各的神”是宣告祂与以色列的立约关系。而神“与我们同在”,就是主耶稣基督的名字“以马内利”(太1:23)。由于本诗带给信徒极大的安慰和鼓舞,所以马丁路德的著名圣诗《坚固保障歌》,就是从本诗改编成赞美诗歌。但愿我们也都能从此诗中,得到鼓励与安慰,并要记住:“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阿们!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

读经【诗46: 1-11】【(可拉后裔的诗歌,交与伶长。调用女音。)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诗篇第四十六篇是可拉后裔的诗歌,这篇诗的背景是在希西家王期间,亚述王西拿基立围攻圣城耶路撒冷,统兵大将拉伯沙基,狂语骂阵。希西家王上耶和华的殿祷告,将困境陈明在耶和华面前,求神侧耳听、睁眼看,并且求神让祂的百姓脱离亚述王的手,结果当夜耶和华的使者出去,在亚述营中杀了十八万五千人(王下19章)。诗人就将这段蒙神拯救的历史,写成诗歌来记念,所以这首诗也是信心与赞美神的诗篇。因此诗人一开始就充满信心的宣告:【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诗人在诗的开头宣告:“神是我们的避难所”,而且在中间和结尾二次重复说:“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从诗人那肯定的语气,说明那是他的经历,他经历到神真是他们的“避难所”,是他们的“力量”,是他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诗人的宣告也是告诉我们,神不仅是我们的避难所和力量,也是我们随时的帮助。在祂的恩典里覆庇我们。这项宣告也表明,神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真神,神是创造这个宇宙的大能的神,祂创造的大能使一切受造物都听命于祂,我们就可以安息在祂荣耀的创造大能中。接着诗人就说:【所以,地虽改变,山虽摇动到海心,其中的水虽砰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战抖,我们也不害怕。细拉 】这里诗人用了四个“虽”描述可怕的环境。但因神是他们的避难所,虽然地改变、山摇动、水翻腾、怒涛汹涌等,只要有神的同在,即使在最可怕的环境里面,他们都不用害怕。当挪亚遭遇洪水泛滥的时候,【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参创7:11),【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挪亚却不害怕,因为【耶和华就把他关在方舟里头。】(创7:16)一个尊主为大,时刻照着神旨意去行的人,神的眼目始终在眷顾他,他所感受的意外的平安,就好像挪亚在方舟里,外面再大的风 雨与他无关。今天世上有许多的事,会使我们感到害怕,如战争、恐怖事件、抢劫、诈骗、疾病、患难、失业等等,但神应许我们,祂是我们的避难所,躲在祂里面就被保护。因为天地万物都在神的掌管之下,只要我们相信祂、依靠祂,不论发生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至于担心害怕!在这段经文最后出现了“细拉”,表示要在这里暂停一下,转换语气,诗人就从惊天动地的危机转到神里面的宁静平安:【有一道河,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欢喜;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到天一亮,神必帮助这城。】诗人观察到,“有一道河”,这河使神的城欢喜。“河的分汊”可能是借用伊甸园的四条河(创2:10-14),隐喻耶路撒冷城就是有神同在的伊甸园,神自己是那“活水的泉源”(耶2:13)。这道乐河将在新耶路撒冷出现(启22:1)。而此时耶路撒冷的平安是神的保守,因耶路撒冷是“神的城”,而“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虽然圣城目前是黑暗重重,但因神那里,“到天一亮”,就是当天要亮的时候,那是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时刻,敌人最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发动攻击。但如果有神在城中与他们同在,他们就不用担心,因为“神必帮助这城”。


接着诗人就描述神的大能:【外邦喧嚷,列国动摇;神发声,地便熔化。】神造诸世界乃凭祂的命令,万物存在也是靠着祂的话,将来神要刑罚罪恶的世界,创立公义的新天新地,也是凭着祂权柄的话。所以诗人说神借着大能的话语,使那些“喧嚷”的外邦“熔化”,虽然“列国动摇”,但耶路撒冷却不动摇。因为【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细拉 】神百姓的力量不是出于自己、也不是根据势力,而是因为神“与我们同在”。耶路撒冷既是“神的城”,若没有神在其中,那就变成了废墟。在若干年后,这城的确被倾覆了。由于百姓在圣殿中大肆敬拜偶像(结8章),神的同在便离开圣殿(结10章)。没有神同在的保护,耶路撒冷便陷落在巴比伦人手中。诗人又邀请人:【你们来看耶和华的作为,看祂使地怎样荒凉。祂止息刀兵,直到地极;祂折弓、断枪,把战车焚烧在火中。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细拉 】诗人邀请人来看神奇妙的作为,神不但叫这地变成荒凉,还要折弓、断枪,把战车焚烧在火中。而神在建立新天新地之前,必先毁坏破灭一切骄傲反对祂的人,使万有都归在祂的权下。世人若离开神、自己作主,“热战”结束了有“冷战”,“冷战”结束了有“恐战”,永远也不能“止息刀兵”。只有让和平之君基督来作王,世界才有可能真正“止息刀兵,直到地极”,带来真正的和平。诗人又代表神发出命令:【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这里的“休息”,意思是“停止努力”,不要再靠自己的方法挣扎,而应当全心倚靠神。如果人以神为避难所,真知道祂是神,知道自己所能作的有限,这样人就能在休息的时候,知道神是神,以及神的作为,就要专心信靠祂。神就使本来不认识祂的变为尊崇祂,顺服祂。同样今天神也要我们“休息”,我们就要在该停下来的时候停下来,仰望神。诗篇第四十六篇是一首充满信心的诗歌,从头一句的宣告:“神是我们的避难所”,到最后一句:“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都能激发我们的信心、勇气和盼望。为此,愿我们今天无论世局如何转变,也无论变得如何艰辛困苦,我们仍然能够经历:“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我们就能够战胜一切的恐惧,奔走天路历程!阿们!



Share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