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思
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思
【创33: 1-20】【雅各举目观看,见以扫来了,后头跟着四百人,他就把孩子们分开交给利亚、拉结,和两个使女……。】在创世纪第三十三章中记载了,雅各与以扫相会,并且和好;雅各先后到疏割和示剑定居。这里首先说:【雅各举目观看,见以扫来了,后头跟着四百人,他就把孩子们分开交给利亚、拉结,和两个使女,并且叫两个使女和她们的孩子在前头,利亚和她的孩子在后头,拉结和约瑟在尽后头。他自己在他们前头过去,一连七次俯伏在地才就近他哥哥。】“雅各举目观看,见以扫来了,后头跟着四百人”,很可能来者不善,雅各就做了最坏的打算,他“叫两个使女和她们的孩子在前头,利亚和她的孩子在后头”,他把最爱的“拉结和约瑟在尽后头”,让他们在紧急关头可以逃走。而“他自己在他们前头过去”,这次雅各勇敢地走在前头,若有危险,他就要自己先承担。并且他“一连七次俯伏在地”,这种极度尊敬的态度,是他对以扫表示完全的谦卑和屈服,同时也显示他的良心有亏,更是他下了极大决心要和他哥哥和好。当以扫看见这瘸腿的弟弟如此谦卑的来见他时,【以扫跑来迎接他,将他抱住,又搂着他的颈项,与他亲嘴,两个人就哭了。】以扫很可能原先怀着敌意,但现在与雅各实际相会时,他态度已经变为非常友善,这完全是神的工作,雅各的祷告已经得着神的答应了,并且超过了雅各的所求所想(32:11)。以扫看见雅各赶忙跑上前来迎接他,又抱又搂又亲嘴,这些亲切的举动,必是出于神特别的感动,不是出于以扫自己的本心。两位兄弟彼此拥抱,哭着相见,实在是神的祝福。以扫现在丝毫不存敌意,是出于神特别的仁慈。【以扫举目看见妇人孩子,就说:‘这些和你同行的是谁呢?’雅各说:‘这些孩子是神施恩给你的仆人的。’于是两个使女和她们的孩子前来下拜;利亚和她的孩子也前来下拜;随后约瑟和拉结也前来下拜。】当雅各20年以前离家时还没有结婚,现在伴有四个妻妾,十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还有一群仆婢。以扫自然要询问:“这些和你同行的是谁呢?”雅各就说:“这些孩子是神施恩给你的仆人的”。儿女乃是神的赏赐(诗128:3)。接着按照雅各的排队,这些妇女孩子都前来向以扫下拜。其他人雅各都是先提母亲,后提孩子,但最后是先提孩子约瑟,后提母亲拉结,这是预告约瑟将会成为雅各之后被神大大使用的人(37至50章)。
【以扫说:‘我所遇见的这些群畜是什么意思呢?’雅各说:‘是要在我主面前蒙恩的。’以扫说:‘兄弟啊,我的已经够了,你的仍归你吧!’】以扫在问了这些人之后,又问“我所遇见的这些群畜是什么意思呢?”以扫已经知道他遇见的那些群畜是雅各送给他的礼物(32:17-20),现在他问:“是什么意思呢?”雅各回答说:“是要在我主面前蒙恩的”。雅各再次称以扫为“我主”,但以扫却满有爱心地称雅各为“兄弟”,这是表明以扫与雅各已经和好,重回兄弟的情谊了。“我的已经够了,你的仍归你吧”,以撒的财物全部留给以扫,所以他不需要雅各这份厚礼。从以扫能自由使用一个四百人的卫队就证明,他已经够了,因此拒绝,让雅各仍保有这些家畜。【雅各说:‘不然,我若在你眼前蒙恩,就求你从我手里收下这礼物;因为我见了你的面,如同见了神的面,并且你容纳了我。】雅各认真地请求以扫收下这份礼物,表明他已在以扫眼前蒙恩。“我见了你的面,如同见了神的面”,是因为雅各从以扫的友善看到了神的恩典,改变以扫的敌意的态度,乃是神恩惠的工作。雅各又说:“你容纳了我”,表示他的谢意。【求你收下我带来给你的礼物;因为神恩待我,使我充足。‘雅各再三地求他,他才收下了。】雅各知道假若以扫能接受这份厚礼,就保证以扫对他和好的实际和永久性。“因为神恩待我,使我充足”,“充足”是指一切事物,这表明雅各承认他一切所有的都是神的赐福。由于雅各“再三地求他”,以扫才收下了礼物,这是和好的凭据,也表明他的怒气已经消了,从此雅各在神面前就不再有亏欠了。【以扫说:‘我们可以起身前往,我在你前头走。’】“我在你前头走”,这表明以扫以爱心来提议护送雅各一行的前行。。【雅各对他说:‘我主知道孩子们年幼娇嫩,牛羊也正在乳养的时候,若是催赶一天,群畜都必死了。】雅各拒绝了以扫的好意,是完全诚挚的,他所提出的理由就是他真正的理由。因为雅各的家属和群畜在逃避拉班的漫长、艰苦旅途中一定被催赶到极限,现在若是再“催赶一天,群畜都必死了”。再说当时雅各的大儿子流便大约13岁,小儿子约瑟6岁。此时刚过了剪羊毛的季节(31:19),春天的牛犊、羊羔刚出生不久,不能“催赶”。
【求我主在仆人前头走,我要量着在我面前群畜和孩子的力量慢慢地前行,直走到西珥我主那里。‘】雅各建议以扫在前头先走,同时雅各和他的家小跟在后头缓行,乃是量着孩子和群畜的力量前行。以扫对雅各所提到的同行,并不是叫雅各到西珥地去,因为以扫知道雅各是回迦南地,但雅各自己说:“直走到西珥我主那里”。表示雅各用这话来安抚以扫,因为他拒绝了以扫的好意。后来以扫和雅各一起埋葬了父亲以撒(35:29),说明他们确实再次见面并和好了,并非雅各的诡诈。【以扫说:‘容我把跟随我的人留几个在你这里。’雅各说:‘何必呢?只要在我主眼前蒙恩就是了。’】“以扫说:‘容我把跟随我的人留几个在你这里‘”,这是以扫的好意并非客套,想留一些熟悉本地情况的人协助雅各。“雅各说:‘何必呢?只要在我主眼前蒙恩就是了’”。雅各婉拒以扫的保护,可能因为他完全相信【神的军兵】(32:2)会保护他们,而不是害怕被监视。“只要在我主眼前蒙恩”,意思是雅各希望哥哥以扫再次施恩,谅解他再一次的拒绝。【于是,以扫当日起行,回往西珥去了。雅各就往疏割去,在那里为自己盖造房屋,又为牲畜搭棚;因此那地方名叫疏割(就是棚的意思)。】以扫向南回西珥去了,“雅各就往疏割去”,“疏割”就在毗努伊勒附近,有许多草场。“在那里为自己盖造房屋,又为牲畜搭棚,这是表明他要在那里长住。事实上,他可能在疏割住了不少年,因为和以扫相见的时候,他的女儿底拿最多只有6岁(30:21),但是到了示剑时,已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了(34:1-2)。【雅各从巴旦亚兰回来的时候,平平安安地到了迦南地的示剑城,在城东支搭帐棚,就用一百块银子向示剑的父亲、哈抹的子孙买了支帐棚的那块地,】“巴旦亚兰”是雅各的出发点,“迦南地”是目的地,雅各经过远路,经历拉班和以扫的威胁,现在“平平安安地到了迦南地的示剑城”,“示剑城”位于迦南地中部。而雅各当初向神许愿的地方是“伯特利”(28:28-22),位于“示剑城”南方约50公里,但他却没有继续走完这剩下的50公里,而是“在城东支搭帐棚”。他“就用一百块银子向示剑的父亲、哈抹的子孙买了支帐棚的那块地”,雅各在应许地为自己所购买的一块地,但他的购地动机与祖父亚伯拉罕不同,极可能看中这城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商机,因此想在此定居和发展。虽然这里也是应许之地的一部分,但雅各却不是彻底的顺服神,很快就让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34:1-31)。【在那里筑了一座坛,起名叫伊利伊罗伊以色列(就是神、以色列神的意思)。】雅各“在那里筑了一座坛”,筑坛是为敬拜神,雅各为他所筑的坛起名叫“伊利伊罗伊以色列”,意为神是以色列的神。雅各的新名字就是以色列(32:28),所以以色列的神就是雅各的神。但雅各还没有完全接受神做他的神,他也没有继续照着神的心意前往伯特利,这表明他还是活在自己里面。所以神就任凭他停留在示剑城,使他更深地被拆毁,这实在令人惋惜。但愿我们都要引以为戒!阿们!
<雅各与以扫相见>
读经【创33: 1-11】【雅各举目观看,见以扫来了,后头跟着四百人,他就把孩子们分开交给利亚、拉结和两个使女……。】在创世纪第三十三章的这段经文中记载了,雅各与以扫相见,之后雅各与以扫和好。这里首先说:【雅各举目观看,见以扫来了,后头跟着四百人,他就把孩子们分开交给利亚、拉结和两个使女,并且叫两个使女和她们的孩子在前头,利亚和她的孩子在后头,拉结和约瑟在尽后头。他自己在他们前头过去,一连七次俯伏在地,才就近他哥哥。】“雅各举目观看”,他见以扫带领四百人迎面而来,他就推测以扫来意不善,于是“他就把孩子们分开交给利亚、拉结和两个使女”,并且谨慎地把家人分成三队,最前面的是“两个使女和她们的孩子”,中间是“利亚和她的孩子”,最后是“拉结和约瑟”,因拉结是雅各最爱的妻子,故此放在最后,让他们在紧急关头可以逃走,这显出雅各的偏心。因此,神还要继续拆毁他,继续拿走他最爱的“拉结(35:19-20)和“约瑟”(37:33-34),以致使他明白【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诗73:25)在路加福音18:29-30中【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神的国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儿女,没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来世不得永生的。】而雅各这里把家人分成三队,不是他没有信心,因他看见以扫带着如此大的一群人来,雅各作为丈夫和父亲应尽的本分,就是要防备可能发生的危险,所以这是雅各在危险的情况下所采取的预防措施。雅各知道有神的同在,有神的保守,但作为丈夫,作为一家之主,他要负责尽他的本分。“他自己在他们前头过去”,就是勇敢地走在所有人的前头,若有危险,他要自己来承担,如果以扫要来杀他们,他会首当其冲。雅各经过雅博渡口的摔角后改变了,他不再自私胆怯地让所有的人走在他的前头,而是他自己要走在前头。接着雅各瘸着一条腿,"一连七次俯伏在地"朝以扫走去,这表明雅各对哥哥以扫的愧疚及道歉,也是他在哥哥的面前表示真诚的谦卑虚己,由此我们可看到雅各悔罪的诚恳、态度的谦卑,达到了完全的地步。
以扫原先可能是怀着敌意而来,现在他看到雅各如此卑恭俯伏的瘸着一条腿向他走来,【以扫跑来迎接他,将他抱住,又搂着他的颈项与他亲嘴,两个人就哭了。】以扫看见雅各,赶忙跑上前来迎接他,又抱、又搂、又亲嘴,这些亲切的举动表明以扫完全不再记雅各的仇,雅各与以扫和好了,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而以扫能饶恕雅各是出于神特别的感动,不是出于以扫自己的本心,也不是时间磨去了仇恨带来的亲情,而是神在他心中动的工。因为【人所行的,若蒙耶和华喜悦,耶和华也使他的仇敌与他和好。】(箴16:7)因雅各所作行的蒙神喜悦,神也使他的仇敌与他和好。所以以扫的态度能有如此的改变,他对兄弟雅各变为这样的友善,这完全是神的工作,雅各的祷告已经得着神的答应了,并且超过了雅各的所求所想(32:11)。因此两位兄弟彼此拥抱,哭着相见,实在是神的祝福。这时【以扫举目看见妇人孩子,就说:‘这些和你同行的是谁呢?’雅各说:‘这些孩子是 神施恩给你仆人的。’于是两个使女和她们的孩子前来下拜;利亚和她的孩子也前来下拜;随后约瑟和拉结也前来下拜。】当雅各20年前离家时还没有结婚,现在有四个妻妾,十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还有一群仆婢。以扫自然要询问这些妇女和孩子都是谁,她们与雅各是什么关系。“雅各说:‘这些孩子是神施恩给你仆人的‘”。雅各不忘神的恩典,他向以扫作见证说:妻儿都是神施恩给他的,矢口不提自己在拉班家的辛苦劳碌。于是雅各的妻妾与儿子们带“前来下拜”。这里的“下拜",是表示谦卑,不是拜偶像的仪式。
之后【以扫说:‘我所遇见的这些群畜是什么意思呢?’雅各说:‘是要在我主面前蒙恩的。’以扫说:‘兄弟啊,我的已经够了,你的仍归你吧!’雅各说:‘不然,我若在你眼前蒙恩,就求你从我手里收下这礼物,因为我见了你的面,如同见了神的面,并且你容纳了我。求你收下我带来给你的礼物,因为神恩待我,使我充足。’雅各再三地求他,他才收下了。】当雅各要赠送厚礼给以扫时,无论是以扫的推让还是雅各的坚持都是很真诚的,没有半点虚情假意。最后在雅各以仆人的身分"再三地求他"的情况下,"他才收下了"。雅各送礼,是表示陪礼认罪,我们若是得罪了什么人,不但要谦卑认罪,还要赔罪偿还别人的损失。以扫受礼,表示消除仇恨,他亲切地称雅各为"兄弟",这不是人能改变的,而是神的工作!此时此刻,雅各心里很明白,他能够受到以扫的接纳,不是他送上的礼物,完全是神的恩典和保守,所以雅各说:“我见了你的面,如同见了神的面”,因为他切身体会到了神的信实和保守。所以雅各是带着对神的称谢和感恩的心,将这些礼物放在以扫的手中。今天对于我们来说,如果没有神的拯救和施恩,我们不可能真正从对人的仇恨中释放。而当耶稣基督的爱在我们生命中浇灌下来的时候,我们对人的恨会在这爱中被浇灭。我们才能真正的去爱那些我们原先无法原谅无法释怀的人和事,我们才能从仇恨的捆绑中得自由。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一同来感谢赞美、歌颂我们的神,因祂先爱了我们,在我们还满身罪污在黑暗中抵挡祂的时候就拯救我们,让祂的独生子来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从罪中释放了我们,使我们得以能够爱我们身边我们无法原谅无法爱的人,使我们从此有了平安和充满爱的生命!阿们!
<雅各往疏割去>
读经【创33: 12-20】以扫说:'我们可以起身前往,我在你前头走‘……。】在创世纪第三十三章的这段经文中记载了,雅各与以扫和好后,他就往疏割去,然后又去示剑定居。【以扫说:‘我们可以起身前往,我在你前头走。’雅各对他说:‘我主知道孩子们年幼娇嫩,牛羊也正在乳养的时候,若是催赶一天,群畜都必死了。求我主在仆人前头走,我要量着在我面前群畜和孩子的力量慢慢地前行,直走到西珥我主那里。’以扫说:‘容我把跟随我的人留几个在你这里。’雅各说:‘何必呢?只要在我主眼前蒙恩就是了。’】当以扫提出他和跟随者走在前头,雅各可以随他一起前往“西珥”,就是以扫居住之地时,雅各就以孩子“年幼娇嫩”,以及“牛羊也正在乳养”为由,拒绝了。以扫又提出留下部分的跟随者,护送雅各一家,雅各再次婉拒。雅各提出的理由是,因为他的家属和群畜在逃避拉班的漫长、艰苦旅途中一定被催赶到极限,因此必须当心避免过度驱使。之后雅各并没有去西珥,而是前往“疏割”,所以“直走到西珥我主那里”,并不是说他要把群畜和孩子一直带到西珥,而是中东人的客气话,表示将来把一切都安顿好了以后,再去拜会以扫。但从后来以扫和雅各同心埋葬父亲(35:29)的事看来,就显明他们实在已经和好了。【于是以扫当日起行,回往西珥去了。雅各就往疏割去,在那里为自己盖造房屋,又为牲畜搭棚;因此那地方名叫疏割(就是“棚”的意思)。】雅各起行“往疏割去”,就在那里他为自己盖造房屋,又为牲畜搭棚。雅各人生中最大的困难已经解决,这时他的处境可说是平静稳妥。但雅各往疏割去,正显明他才刚开始的属灵生命竟然已经出现停滞,因疏割不是神呼召他回去的目的地,神要带雅各回到伯特利。可是【雅各从巴旦亚兰回来的时候,平平安安地到了迦南地的示剑城,在城东支搭帐棚,就用一百块银子向示剑的父亲、哈抹的子孙买了支帐棚的那块地,在那里筑了一座坛,起名叫伊利伊罗伊以色列(就是“神以色列神”的意思)。】“雅各从巴旦亚兰回来的时候,平平安安地到了迦南地的示剑城”,雅各在平安富足之中却忘记了神的恩典,所以他不是向二十年前向神许过愿的伯特利进发,他离开疏割后,再移居示剑城。示剑是迦南的边境,从这里到伯特利,赶着牲畜慢行也只有一天路程,雅各却住在示剑城。他还“用一百块银子向示剑的父亲、哈抹的子孙买了支帐棚的那块地”。因为示剑是个好地方,它既是商业发达的贸易中心,又是个水丰草茂的天然牧场,这对雅各有着不可抗御的诱惑力。
但在二十年前,神在伯特利向雅各显现时,雅各就在神面前【许愿说:‘神若与我同在,在我所行的路上保佑我,又给我食物吃、衣服穿,使我平平安安地回到我父亲的家,我就必以耶和华为我的 神,我所立为柱子的石头也必作神的殿,凡你所赐给我的,我必将十分之一献给你。’】(28:20-22)这里的“必,就是一定的意思。而神一一地满足了他,并且超过他的所想所求,可是现在他不是向二十年前向神许过愿的伯特利进发,去还愿,而是住在示剑城。虽然他在示剑筑了一座坛,称神是“以色列的神”,但那是不够的,因为那并不是神要他敬拜与筑坛之地。神所要的是“伯特利的坛”,而不是“示剑的坛”。所以雅各在示剑居住,是他灵性的滞留与倒退。这个事实证明:神的儿女不能只靠着一次属灵的经历,就以为可以成为一个完全顺服神旨意的人。另一个显明的事实是,当神呼召人去完成某项使命,或去某个地方的时候,不可因贪恋眼前的平安稳妥而滞留在那里,因这将会带来更大的危机。雅各正因如此,在下一章中他一家的祸患接二连三地发生了。雅各的经历正给予许多灵性生命停滞之人的借镜,雅各因停滞,就造成了示剑的悲剧 ,而我们的停滞,也将充满危机。那么今天我们的生命正停留在何处?是否仍在安逸中?或者正任意的走向并不是神为我们设定的地方去?但愿我们今天都要反省,我们不要停留在“疏割”与“示剑”,否则危机即将来到!我们要向神为我们所设的目的地前进,要在“伯特利向神筑敬拜之坛”,那座“坛”也许是我们事奉的承诺,也许是我们传福音的承诺,也许是我们奉献的承诺,我们就要在有生之年实现它!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