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takt
555-555-5555
mymail@mailservice.com

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

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

【出37: 1-29】【比撒列用皂荚木做柜,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在出埃及记第三十七章中记载了,比撒列做了圣所中的物件:约柜、陈设桌、金灯台、香坛,还完成圣膏油与香的制造。首先【比撒列用皂荚木做柜,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里外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又铸四个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这边两环,那边两环。】“比撒列用皂荚木做柜”,“柜”指约柜或法柜,里面存放两块法版、吗哪(16:34)、亚伦发过芽的杖(来9:4)。“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一肘约合45公分,故约柜的尺寸约为长一百十三公分,宽与高均为六十八公分。“里外包上精金”,就是在约柜的里外,都包上一层精金锤成的金箔。“四围镶上金牙边”,就是在约柜的四围均镶上牙齿状金边。“又铸四个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就是在约柜的底边四脚上,安上金铸的四个环。“这边两环,那边两环”,指两两相对地安放金环。这里用来抬约柜的“四个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因重心过高,抬起来不稳当。但比撒列却没有向神提出改进意见,而是完全照着山上的样式去做。而神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要人把约柜高举过肩,象征高举基督、高举神的见证。【用皂荚木作两根杠,用金包裹。把杠穿在柜旁的环内,以便抬柜。用精金作施恩座,长二肘半,宽一肘半。用金子锤出两个基路伯来,安在施恩座的两头,这头作一个基路伯,那头作一个基路伯,二基路伯接连一块,在施恩座的两头。二基路伯高张翅膀,遮掩施恩座,基路伯是脸对脸,朝着施恩座。】“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用来抬柜的两根杠,是用皂荚木作的,并且外表包上一层精金锤成的金箔。“把杠穿在柜旁的环内,以便抬柜”,两根杠穿在柜的两头,底边脚上的金环,以便抬柜往前行。“用精金做施恩座”,“施恩座”是约柜上面的一块精金做的厚盖板,具有“遮盖罪或赎罪”的功用。“长二肘半,宽一肘半”,施恩座的尺寸跟约柜的尺寸一模一样,同是长约一百十三公分,宽约六十八公分。“用金子锤出两个基路伯来”,“基路伯”是一种有长翅翼的活物,这里是用金子锤出来的基路伯模型。“安在施恩座的两头,这头做一个基路伯,那头做一个基路伯”,就是在施恩座的两端各安一个基路伯。“二基路伯接连一块,在施恩座的两头”,两个基路伯虽然各在施恩座的两头,却是同一块精金所锤出来的,故彼此接连一块。“二基路伯高张翅膀”,表示预备好随时展开迅速行动。“遮掩施恩座”,表示其行动是为着遮盖罪并除罪。“基路伯是脸对脸”,表示其行动和谐一致。“朝着施恩座”,表示其行动以怜悯和恩典为怀。


【他用皂荚木作一张桌子,长二肘,宽一肘,高一肘半。又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桌子的四围各作一掌宽的横梁,横梁上镶着金牙边。又铸了四个金环,安在桌子四脚的四角上。安环子的地方,是挨近横梁,可以穿杠抬桌子。他用皂荚木作两根杠,用金包裹,以便抬桌子。又用精金作桌子上的器皿,就是盘子、调羹,并奠酒的瓶和爵。】“他用皂荚木做一张桌子”,比撒列用皂荚木做一张摆陈设饼的桌子。“长二肘,宽一肘,高一肘半”,桌子的尺寸长度约合九十公分,宽度约合四十五公分,高度约合六十八公分。“又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就是在制造桌子的皂荚木的外表,包上一层精金锤成的金箔;桌子的上边,长与宽四面均镶上牙齿状金边。“桌子的四围各做一掌宽的横梁,横梁上镶着金牙边”,就是在桌面的四围装上边框,以加固并美化桌子,又在边框镶上牙齿状金边。“又铸了四个金环,安在桌子四脚的四角上”,就是在桌面底部的四只脚上端的四角,在靠近横梁的地方,安上四个金环。“安环子的地方是挨近横梁,可以穿杠抬桌子”,四个金环是为穿上两根金包的杠,用来抬桌子。“他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以便抬桌子”,抬桌子的两根杠,是用皂荚木作的,并且外表包上一层精金锤成的金箔。“又用精金做桌子上的器皿”,桌子上的各种器皿都是用精金作成的。“就是盘子、调羹,并奠酒的瓶和爵”,“盘子”是为放陈设饼之用;“调羹”是为放净乳香之用;“瓶”是为盛酒之用的酒壶;“爵”指有尖嘴的大口高杯,是为奠酒时倒酒之用。


【他用精金作一个灯台,这灯台的座和干,与杯、球、花,都是接连一块锤出来的。灯台两旁杈出六个枝子,这旁三个,那旁三个。这旁每枝上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那旁每枝上也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从灯台杈出来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灯台上有四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灯台每两个枝子以下有球,与枝子接连一块,灯台杈出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球和枝子是接连一块,都是一块精金锤出来的。用精金作灯台的七个灯盏,并灯台的蜡剪和蜡花盘。他用精金一他连得作灯台和灯台的一切器具。】“他用精金做一个灯台”,是指灯台是用一块精金锤出来的。“这灯台的座和干,与杯、球、花,都是接连一块锤出来的”,“座”指固定灯台的最下层基座;“干”指竖立在中央的主枝,从它的两旁各杈出三个枝子;“杯”就是灯盏,内盛橄榄油和灯芯,可燃油发光。“球”指花形杯底部的花萼;“花”指花形杯上雕塑的花瓣,以上这些灯台上的配件都用一整块精金锤出来的。“灯台两旁杈出六个枝子”,“两旁”即指左右两边,“六个枝子”连同中央的主枝,一共有七个枝子。“这旁三个,那旁三个”,即左边三个枝子,右边三个枝子。“这旁每枝上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那旁每枝上也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即指六个枝子上共有十八个杏花状圆杯,各有球有花。“从灯台杈出来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就是在两旁六个枝子上的杯、球、花的配置都相同。“灯台上有四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指灯台中央主枝的上面有四个杏花状圆杯,各有球有花。“灯台每两个枝子以下有球,与枝子接连一块”,“每两个枝子”指左右两边彼此相对的两个枝子,“以下有球”指从干枝向左右两边杈出枝子的底部有球,使枝子“接连一块”。“灯台杈出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指六个枝子两两相对,共有三对。“球和枝子是接连一块,都是一块精金锤出来的”,指每对球和枝子相连接的,并且整个灯台乃是用一整块精金锤出来的。“用精金做灯台的七个灯盏”,“七个灯盏”指干枝和左右两旁的六个枝子的顶端各做一个灯盏,一共七个灯盏。“并灯台的蜡剪和蜡花盘”,“蜡剪”是为剪掉燃烧后的蜡花,“蜡花盘”是为盛装剪下来的蜡花。“他用精金一他连得做灯台和灯台的一切器具”,“一他连得”约合三十四公斤重,整座灯台和附属器具都是用三十四公斤重的精金锤成的。


【他用皂荚木作香坛,是四方的,长一肘,宽一肘,高二肘。坛的四角与坛接连一块。又用精金把坛的上面与坛的四面,并坛的四角包裹,又在坛的四围镶上金牙边。作两个金环,安在牙子边以下,在坛的两旁、两根横撑上,作为穿杠的用处,以便抬坛。用皂荚木作杠,用金包裹。又按作香之法作圣膏油和馨香料的净香。】“他用皂荚木做香坛”,“香坛”即金香坛,它的框架是用皂荚木做的,外面包金。“是四方的,长一肘,宽一肘,高二肘”,香坛的尺寸约折合长宽各四十五公分,成四方形,高九十公分。“坛的四角与坛接连一块”,指坛的四个角是与坛连成一体的。“又用精金把坛的上面与坛的四面并坛的四角包裹”,是指要用锤薄片的精金包裹坛的上面、四周和四角。“又在坛的四围镶上金牙边”,指又要在坛的四围上方镶嵌牙齿状金边。“做两个金环,安在牙子边以下”,指在坛的两旁、金牙边的下方,各做两个金环。“在坛的两旁、两根横撑上,作为穿杠的用处,以便抬坛”,“横撑”是在坛的两旁安装金环的加固部位,而金环是为穿插两根抬坛的杠,一旁一根。“用皂荚木做杠,用金包裹”,两根抬坛的杠是用皂荚木做的,外表包裹金薄片。“又按做香之法做圣膏油和馨香料的净香”,“按做香之法”就是按照规定的材料和份量制作(30:23-25,34-35);“圣膏油”是用于涂抹祭司和祭司的圣衣,以及会幕中的各种器具,使其成圣的膏油,“馨香料的净香”是用于在金香坛内烧香(30:7),以及放在法柜前的极细香粉(30:36)。在神的祝福下,比撒列的一切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圣所中的物件。而会幕能照着山上所启示的样式造出来,关键就在建造的人,绝对的按照神在山上的指示。愿我们今天也都要像当时建造会幕工程的人,绝对的遵行神的旨意,来建造神的教会,使神的名得荣耀!阿们!


<比撒列制作约柜>

读经【出37: 1-16】【比撒列用皂荚木作柜,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里外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又铸四个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这边两环,那边两环……。】在出埃及记第三十七章的这段经文中记载了,比撒列制作约柜,又制造陈设饼的桌子及其配件。首先【比撒列用皂荚木做柜,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里外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又铸四个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这边两环,那边两环。用皂荚木作两根杠,用金包裹。把杠穿在柜旁的环内,以便抬柜。】“比撒列用皂荚木做柜”,会幕中最神圣的就是至圣所中的约柜,而会幕之所以与其它的帐棚不同,就是因为会幕中有约柜放在里头,所以它是全部器皿中最先被制作。这里提到的人物是比撒列,说明他是当时充满神的智慧的最好的工匠。约柜是用“皂荚木”造的,皂荚木是一种很坚固的木,是不能朽坏的。约柜里面和外面都要包上精金,其它器具只是外面包上精金,精金是代表尊贵的。“又铸四个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这边两环,那边两环”。这四个环是为两根杠穿过用来抬柜,而用来抬约柜的“四个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这个设计重心过高,抬起来会不稳当。但比撒列并没有怀疑神的这个设计,他完全顺服并严格按照神所指示样式制作。因约柜通常是走在以色列人队伍的前方,在此看见神设计将环安在四个脚上的用意是,当利未人将杠扛在肩上时,约柜的顶部高过众人,容易让后面的人看见,约柜本身不大,主要象征神与百姓同在。主耶稣就是代表神与我们同在,马太福音1:23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祂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虽然这些圣物是比撒列亲手制作出来的,但一旦这些器皿的制作完成,就被神分别为圣。所以神对这些器皿日后的使用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只能是由利未支派的祭司来抬着移动。


【用金子锤出两个基路伯来,安在施恩座的两头,这头作一个基路伯,那头作一个基路伯,二基路伯接连一块,在施恩座的两头。二基路伯高张翅膀,遮掩施恩座,基路伯是脸对脸,朝着施恩座。】“施恩座”是神的宝座,是祂居住地上的地方,神所有的恩典都是从这里施下来。在新约里,神所有的恩典都是借着基督赐给我们的。所以我们因着基督,就能得到神的恩典。施恩座两旁的基路伯是天使,神用他们来遮掩约柜上的施恩座。“二基路伯高张翅膀,遮掩施恩座,基路伯是脸对脸,朝着施恩座”。表示他们谦卑俯伏,敬拜临在施恩座上的神。用精金做施恩座和基路伯,完全依照神在山上所吩咐的样式制造。神亲自提名呼召比撒列,他就在制作中完全根据神的指示和尺寸制作,没有任何的修改。【他用皂荚木作一张桌子,长二肘,宽一肘,高一肘半。又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桌子的四围各作一掌宽的横梁,横梁上镶着金牙边。又铸了四个金环,安在桌子四脚的四角上。安环子的地方,是挨近横梁,可以穿杠抬桌子。他用皂荚木作两根杠,用金包裹,以便抬桌子。又用精金作桌子上的器皿,就是盘子、调羹,并奠酒的瓶和爵。】这里讲到比撒列制作陈设饼的桌子,利未记24章记载,陈设饼的桌是用来摆放十二个饼,分为两行放在桌上,每周换一次,换下来的饼由祭司食用,陈设饼用以象征神给以色列十二支派的供应。陈设饼桌上还有各种器具:盘子、调羹、奠酒的瓶和爵,这些器具都是用精金作的。“又铸了四个金环,安在桌子四脚的四角上”,可以穿杠抬桌子,方便移动。而会幕中的器具是神呼召祂自己的选民来成就祂的事工,比撒列领受从神而来的恩赐,做出了合神心意的器具。今天神也呼召我们来参与祂的事工。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回应神的呼召,积极参与教会的各样服事,并要以不同的恩赐去彼此配搭,来事奉神,使神的心得着满足!阿们!


<比撒列制作金灯台>

读经【出37: 17-29】【17他用精金作一个灯台,这灯台的座和干,与杯、球、花,都是接连一块锤出来的……。】在出埃及记第三十七章的这段经文中记载了,比撒列制作金灯台,又制作香坛及其配件和香。首先【他用精金作一个灯台,这灯台的座和干,与杯、球、花,都是接连一块锤出来的。灯台两旁杈出六个枝子,这旁三个,那旁三个。这旁每枝上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那旁每枝上也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从灯台杈出来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灯台上有四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灯台每两个枝子以下有球,与枝子接连一块,灯台杈出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球和枝子是接连一块,都是一块精金锤出来的。用精金作灯台的七个灯盏,并灯台的蜡剪和蜡花盘。他用精金一他连得作灯台和灯台的一切器具。】“他用精金作一个灯台”,“精金”表示是从普通金子中提炼出来的纯金。圣所里只有施恩座和灯台是用精金制作的,金灯台可以照亮整个圣所。金灯台的制作非常特别,是用一块一他连得,约30多公斤重的精金锤出来的,没有任何的接连。因此神特别提名挑选了犹大支派的比撒列来担此重任。出埃及记35:31-33 说:【神的灵充满了他,使他有智慧、聪明、知识、能作各样的工,能想出巧工、用金、银、铜、制造各物,又能刻宝石,可以镶嵌、能雕刻木头、能作各样的巧工。】神呼召出来服事祂的人,祂一定会赋予他所需要的恩赐和能力。所以比撒列制作的金灯台、蜡剪和蜡花盘,完全是依照神在山上所吩咐的样式制造。


【他用皂荚木作香坛,是四方的,长一肘,宽一肘,高二肘。坛的四角与坛接连一块。又用精金把坛的上面与坛的四面,并坛的四角包裹,又在坛的四围镶上金牙边。作两个金环,安在牙子边以下,在坛的两旁、两根横撑上,作为穿杠的用处,以便抬坛。用皂荚木作杠,用金包裹。又按作香之法作圣膏油和馨香料的净香。】“他用皂荚木作香坛”,这里比撒列制作摆在约柜对面,即至圣所的幔子外,圣所中央的“香坛”。“香坛”的制作与约柜和陈设饼桌的材料一样,都是用皂荚木包上精金,并在四围镶上金牙边。同时带有金环作为穿杠的用处以便抬坛。香坛的作用是用来烧香(30:1),“香”象征圣徒的祷告(启5:8),香气从金香坛往上升,如同我们的祷告上升到神那里,为神所悦纳。比撒列“又按作香之法作圣膏油和馨香料的净香”。这里圣膏油和圣香的制作配方并没有再列出,只记录制造完成,一句话带过。这显示出摩西遵照耶和华神的吩咐,没有向百姓公布配方,也要求工匠不得把配方流出,让人私下去制香膏和香。因为圣膏油和圣香是神圣的,因此神吩咐摩西:【你要对以色列人说:‘这油我要世世代代以为圣膏油,不可倒在别人的身上,也不可按这调和之法作与此相似的。这膏油是圣的,你们也要以为圣。凡调和与此相似的,或将这膏膏在别人身上的,这人要从民中剪除。’】(30:31-33)神又说:【你们不可按这调和之法为自己作香,要以这香为圣,归耶和华。凡作香和这香一样,为要闻香味的,这人要从民中剪除。】(30:37-38)这里的“不可”,就是神的禁令,因此任何人私下制香膏和香,私自享用,神的惩罚是极为严厉的。摩西从神那里领受了吩咐,他照样吩咐下去,比撒列领受了摩西的吩咐,他就遵照神的吩咐做。但愿我们今天在服侍中都要效法比撒列,遵照神的吩咐而行,我们还要在所领受的恩赐上尽心竭力作神的工!阿们!


Share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