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9: 1-27】【约旦河西,住山地、高原,并对着黎巴嫩山沿大海一带的诸王,就是赫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诸王,听见这事……。】在约书亚记第九中记载了,在以色列人赢取耶利哥和艾城后,他们已在迦南的中部地区站稳脚跟就可以向迦南地的南北进军了。就在这时巴勒斯坦沿海一带的诸王同心合意要与以色列人争战;而基遍人却设诡计瞒骗以色列人要与他们立约,以色列人因未求问神而受骗,在立誓约后他们才知受骗,就容他们存活作仆人。本章首先说到:【约旦河西,住山地、高原,并对着黎巴嫩山沿大海一带的诸王,就是赫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诸王,听见这事,就都聚集,同心合意地要与约书亚和以色列人争战。】“约但河西,住山地、高原,并对着利巴嫩山沿大海一带的诸王”,“山地”指中南部山区;“高原”是介于中央山地和沿海平原之间的丘陵地带;“利巴嫩山”指北部山区;“沿大海一带”指沿海平原;“诸王”是指各城邦的首领。“就是赫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诸王,听见这事”,“赫人”定居于迦南地,他们人多势大,拥有大片土地(1:4);“亚摩利人”多居住在山地;“迦南人”居住在迦南地西部谷地和沿海一带;“比利洗人”居住在迦南地中部;“希未人”是含的儿子迦南的子孙中的一族(创10:17);“耶布斯人”是耶路撒冷的原住民(15:63)。“就都聚集,同心合意地要与约书亚和以色列人争战”。迦南诸王“听见”神大能的作为,最初是恐惧,“心都消化了”(2:9);但现在恐惧却变为仇恨,因着仇恨的力量要“同心合意”地与神的百姓争战。
【基遍的居民听见约书亚向耶利哥和艾城所行的事,就设诡计,假充使者,拿旧口袋和破裂缝补的旧皮酒袋驮在驴上,将补过的旧鞋穿在脚上,把旧衣服穿在身上;他们所带的饼都是干的,长了霉了。他们到吉甲营中见约书亚,对他和以色列人说:‘我们是从远方来的,现在求你与我们立约。‘】“基遍的居民听见约书亚向耶利哥和艾城所行的事”,“基遍”是一座大城(10:2);“向耶利哥和艾城所行的事”,就是杀灭全体居民,不留一个活口的事(6:21;8:24)。“就设诡计,假充使者,拿旧口袋和破裂缝补的旧皮酒袋驮在驴上”,“就设诡计,假充使者”,就是冒充远方外国的使者,所以“拿旧口袋和破裂缝补的旧皮酒袋”,又“将补过的旧鞋穿在脚上,把旧衣服穿在身上”,用于冒充在路上长途跋涉,经过不短的时日。“他们所带的饼都是干的,长了霉了”,是他们指所带面包已经过时日而变干、变色且发霉。“他们到吉甲营中见约书亚,对他和以色列人说”,此时约柜和约书亚的总部还在约旦河谷的吉甲。“我们是从远方来的,现在求你与我们立约”,这“立约”,就是订立互不侵犯条约。根据律法,以色列人可以与远方的各城立和约(申20:10-15),但不可与迦南地的各城“立约”(申7:1-2),必须把他们全部消灭(申20:17),免得被他们败坏的行为和偶像所污染。基遍人离吉甲只有约38公里,但他们可能知道这条命令,又“听见”了神大能的作为,所以“设诡计”,煞费苦心地冒充是远方之人来求和。【以色列人对这些希未人说:‘只怕你们是住在我们中间的;若是这样,怎能和你们立约呢?‘他们对约书亚说:’我们是你的仆人。’约书亚问他们说:『你们是什么人?是从哪里来的?‘】“以色列人对这些希未人说:‘只怕你们是住在我们中间的,若是这样,怎能和你们立约呢?’”“住在我们中间的”,是指住在迦南地的一族。“他们对约书亚说:‘我们是你的仆人’”,表示他们愿意降伏服事以色列人,也就是投靠以色列的神。“约书亚问他们说:‘你们是什么人?是从哪里来的?’”约书亚未求问神,而想当面查知真相。
【他们回答说:‘仆人从极远之地而来,是因听见耶和华你神的名声和祂在埃及所行的一切事,并祂向约旦河东的两个亚摩利王,就是希实本王西宏和在亚斯他录的巴珊王噩一切所行的事。我们的长老和我们那地的一切居民对我们说:‘你们手里要带着路上用的食物去迎接以色列人,对他们说:‘我们是你们的仆人;现在求你们与我们立约。’我们出来要往你们这里来的日子,从家里带出来的这饼还是热的;看哪,现在都干了,长了霉了。这皮酒袋,我们盛酒的时候还是新的;看哪,现在已经破裂。我们这衣服和鞋,因为道路甚远,也都穿旧了。‘】“他们回答说:‘仆人从极远之地而来”,“极远之地”,就是不在迦南地。“是因听见耶和华你神的名声和祂在埃及所行的一切事”,“在埃及所行的一切事”,是指在四十年以前的事。“并祂向约但河东的两个亚摩利王,就是希实本王西宏和在亚斯他录的巴珊王噩一切所行的事”,这是发生在一个月以前的事。他们故意不提在耶利哥和艾城近日内所发生的事,因为远方的人不应该知道最近才发生的事。“我们的长老和我们那地的一切居民对我们说”。当时迦南大部分城邦都是由“王”治理,而基遍是由“长老”治理,所以基遍人提到“我们的长老”,特意表明与其他迦南城邦的不同。“你们手里要带着路上用的食物,去迎接以色列人”,表示他们已经过长途跋涉。“对他们说,我们是你们的仆人,现在求你们与我们立约”。基遍人第二次重申自己是“仆人”,并求订立互不侵犯条约。“我们出来要往你们这里来的日子,从家里带出来的这饼还是热的”,“往你们这里来的日子”,是指时日不短。“看哪,现在都干了,长了霉了”,他们企图用干而发霉的面包做证据。“这皮酒袋,我们盛酒的时候还是新的,看哪,现在已经破裂”,是指皮袋也变旧了。“我们这衣服和鞋,因为道路甚远,也都穿旧了”。是指他们的衣服和鞋也磨损了。
【以色列人受了他们些食物,并没有求问耶和华。于是约书亚与他们讲和,与他们立约,容他们活着;会众的首领也向他们起誓。】“以色列人受了他们些食物”,表示愿意与他们立约。“并没有求问耶和华”,这是以色列人上当的原因,单看外表,容易受骗。“于是约书亚与他们讲和,与他们立约,容他们活着”,“讲和”指彼此友好,“立约”的目的是“容他们活着”。“会众的首领也向他们起誓”。“会众的首领”是指十二支派的首领。因基遍人的告白打动了约书亚和“会众的首领”,他们又“受了他们些食物”,确认这些食物已经不新鲜,所以“并没有求问耶和华”,就与基遍人讲和立约。【以色列人与他们立约之后,过了三天才听见他们是近邻,住在以色列人中间的。以色列人起行,第三天到了他们的城邑,就是基遍、基非拉、比录、基列·耶琳。因为会众的首领已经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向他们起誓,所以以色列人不击杀他们;全会众就向首领发怨言。众首领对全会众说:‘我们已经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向他们起誓,现在我们不能害他们。我们要如此待他们,容他们活着,免得有忿怒因我们所起的誓临到我们身上。‘首领又对会众说:‘要容他们活着。’于是他们为全会众作了劈柴挑水的人,正如首领对他们所说的话。】“以色列人与他们立约之后,过了三天”,“过了三天”就是在第三天结束之前。“才听见他们是近邻,住在以色列人中间的”,“近邻”指居住的地方相距不远。“以色列人起行,第三天到了他们的城邑”,“以色列人起行”,是因听说他们是近邻后差派人前往证实。“第三天”,是指大约有两天的路程;“他们的城邑”,就是基遍人居住的城市。“就是基遍、基非拉、比录、基列耶琳”,这些城邑都在十公里以内的城市,其中以基列耶琳比较出名(18:15)。“因为会众的首领已经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向他们起誓,所以以色列人不击杀他们。全会众就向首领发怨言”,“发怨言”可能是因为不能攻占城市、夺取财物,也可能是担心不能顺服神的命令除灭迦南人,招致危机。“众首领对全会众说:‘我们已经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向他们起誓,现在我们不能害他们”。因为在神面前所立的誓约是不容废弃的。“我们要如此待他们,容他们活着”,“如此待他们”就是待他们作奴仆。“免得有忿怒因我们所起的誓临到我们身上”,“忿怒”是指神的忿怒,因不忠于誓约而发。“首领又对会众说:’要容他们活着‘”,以色列的众首领和全会众因为敬畏神,所以不敢毁约,而“容他们活着”。“于是他们为全会众作了劈柴挑水的人”,“劈柴挑水”,就是提供燃料柴和饮用水,“正如首领对他们所说的话”。尽管以色列人被蒙骗了,但他们仍然遵守对基遍人的承诺。
【约书亚召了他们来,对他们说:‘为什么欺哄我们说“我们离你们甚远”呢?其实你们是住在我们中间。现在你们是被咒诅的!你们中间的人必断不了作奴仆,为我神的殿作劈柴挑水的人。’他们回答约书亚说:‘因为有人实在告诉你的仆人,耶和华你的神曾吩咐祂的仆人摩西,把这全地赐给你们,并在你们面前灭绝这地的一切居民;所以我们为你们的缘故甚怕丧命,就行了这事。现在我们在你手中,你以怎样待我们为善为正,就怎样做吧!‘于是约书亚这样待他们,救他们脱离以色列人的手,以色列人就没有杀他们。当日约书亚使他们在耶和华所要选择的地方,为会众和耶和华的坛作劈柴挑水的人,直到今日。】“约书亚召了他们来,对他们说:‘为什么欺哄我们说,我们离你们甚远呢?”“欺哄”指出他们的作法不正。“其实你们是住在我们中间”,是指他们居住在迦南地。“现在你们是被咒诅的!你们中间的人必断不了作奴仆”,“奴仆”既表明基遍人成为以色列的藩属,仰赖以色列人施恩,也表明以色列人对基遍人负有责任,有义务保护他们(10:6-7)。“为我神的殿作劈柴挑水的人”,就是代替全会众作劈柴挑水的工。“他们回答约书亚说:‘因为有人实在告诉你的仆人”,“你的仆人”这是基遍人自称。“耶和华你的神曾吩咐祂的仆人摩西,把这全地赐给你们,并在你们面前灭绝这地的一切居民”。神吩咐摩西的话,由摩西转述给以色列人(申7:1-2),又传到基遍人的耳中,他们就对神展现出无比的信心。“所以我们为你们的缘故甚怕丧命,就行了这事”。“甚怕丧命”,就是他们认定以色列人若来攻击他们必定会死,所以才用计“欺哄”。“现在我们在你手中,你以怎样待我们为善为正,就怎样作吧”,基遍人似乎看准了以色列人不仅不会杀灭他们,而且还不会过分欺凌他们。“为善”是指看为好的,“为正”是指看为对的。“于是约书亚这样待他们,救他们脱离以色列人的手,以色列人就没有杀他们”。约书亚就解救基遍人,使他们免于灭亡。“当日约书亚使他们在耶和华所要选择的地方,为会众和耶和华的坛作劈柴挑水的人,直到今日”。约书亚把基遍人从“为全会众作了劈柴挑水的人”,具体变成了“为我神的殿作劈柴挑水的人”。“神的殿”是指会幕。“耶和华的坛”指祭坛,需要大量用以献祭的柴和用以洁净的水。基遍人从此离开了他们敬拜的偶像,不但不再被神拒绝,反而成了永远事奉神的人,长久地活在应许之地。“直到今日”就是直到《约书亚记》成书之时。神要借着这事,显明祂悦纳罪人的心意。神要除灭迦南人,是因为他们恶贯满盈,“同心合意”与神争战;但人若肯像基遍人一样投靠神,即使起初的动机和方式并不准确,神不但按着罪人的本相接纳他们,还会引导他们进入更美的事奉。因为神说:【恶人死亡,岂是我喜悦的吗?不是喜悦他回头离开所行的道存活吗?】(结18:23)今天,神已经在恩典里让我们【借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弗1:5)为此,愿我们都不要自以为义,轻看任何一个人、一个种族,只要他们真正悔改信耶稣,【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加3:28)阿们!
<基遍人设诡计欺骗约书亚>
读经【书9: 1-27】【约旦河西,住山地、高原,并对着黎巴嫩山沿大海一带的诸王,就是赫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诸王,听见这事,就都聚集,同心合意地要与约书亚和以色列人争战……。】在约书亚记第九章中记载了,基遍设诡计欺骗约书亚和以色列人,要与他们立约。因约书亚和以色列人未求问神而受骗;过了三天之后真相大白,但以色列人因奉神的名而立的约,就仍然信守誓言,约书亚就容基遍人存活,使他们作劈材挑水的奴仆。本章首先说到:【约旦河西,住山地、高原,并对着黎巴嫩山沿大海一带的诸王,就是赫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诸王,听见这事,就都聚集,同心合意地要与约书亚和以色列人争战。】因以色列人赢取耶利哥和艾城后,继续向西推进,那时迦南地的六个诸王就聚集,“同心合意”地要与约书亚和以色列人争战,也就是“同心合意”地与神争战。列国历来都是争斗不休,只有对神的仇恨能使他们联合起来,世人从来都是各持己见,只有对神的抵挡能使他们观点一致。今天的属灵争战和过去的迦南争战一样,世人和迦南诸王“同心合意”地反对神,背后都是撒但在辖制和挑动,要使【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敌挡耶和华并祂的受膏者。】(诗2:2)。
【基遍的居民听见约书亚向耶利哥和艾城所行的事,就设诡计,假充使者,拿旧口袋和破裂缝补的旧皮酒袋驮在驴上,将补过的旧鞋穿在脚上,把旧衣服穿在身上;他们所带的饼都是干的,长了霉了。他们到吉甲营中见约书亚,对他和以色列人说:‘我们是从远方来的,现在求你与我们立约。‘】“基遍的居民听见约书亚向耶利哥和艾城所行的事,就设诡计,假充使者,拿旧口袋和破裂缝补的旧皮酒袋驮在驴上”,“基便”是耶利哥和艾城以西的一座大城,很可能就是以色列人的下一个目标。迦南诸王“听见”了神大能的作为,决定“同心合意”地与神的百姓争战,但基遍人“听见约书亚向耶利哥和艾城所行的事”,就决定来求和。因基便人知道神与以色列人同在,要打败以色列人实非人力所能及。于是基遍的居民聚集在一起商量对策,最后决定设诡计来求得生存。他们假充远方的使者,将“旧口袋和破裂缝补的旧皮酒袋驮在驴上,将补过的旧鞋穿在脚上,把旧衣服穿在身上;他们所带的饼都是干的,长了霉了”。当他们来到吉甲营中求见约书亚时,就对他说:“我们是从远方来的,现在求你与我们立约”。根据摩西律法,以色列人可以与远方的各城缔结和约(申20:10-15),但不可与迦南地的各城“立约”(申7:1-2),必须把他们全部消灭,免得被他们败坏的行为和偶像所污染。基遍人可能知道这条命令,所以“设诡计”,煞费苦心地冒充是远方之人。他们的行为虽然诡诈,但目的是要让以色列人“容他们活着”。【以色列人对这些希未人说:‘只怕你们是住在我们中间的;若是这样,怎能和你们立约呢?’他们对约书亚说:’我们是你的仆人。‘】“以色列人对这些希未人说:‘只怕你们是住在我们中间的;若是这样,怎能和你们立约呢?’”在胜利面前,以色列人和约书亚并未完全放松警惕,他们都怀疑“这些希未人”,可能“是住在我们中间的”。“他们对约书亚说:’我们是你的仆人’”。表示他们愿意降伏服事以色列人,也就是投靠以色列的神。
【约书亚问他们说:‘你们是什么人?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回答说:‘仆人从极远之地而来,是因听见耶和华你神的名声和祂在埃及所行的一切事,并祂向约旦河东的两个亚摩利王,就是希实本王西宏和在亚斯他录的巴珊王噩一切所行的事。我们的长老和我们那地的一切居民对我们说:‘你们手里要带着路上用的食物去迎接以色列人,对他们说:‘我们是你们的仆人;现在求你们与我们立约。’我们出来要往你们这里来的日子,从家里带出来的这饼还是热的;看哪,现在都干了,长了霉了。这皮酒袋,我们盛酒的时候还是新的;看哪,现在已经破裂。我们这衣服和鞋,因为道路甚远,也都穿旧了。‘】“约书亚问他们说:‘你们是什么人?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回答说:‘仆人从极远之地而来,是因听见耶和华你神的名声和祂在埃及所行的一切事,并祂向约旦河东的两个亚摩利王,就是希实本王西宏和在亚斯他录的巴珊王噩一切所行的事”。基遍人在这里说的与喇合的话相似(2:10-11),他们都是因为“听见”神在埃及和约旦河东所行的大事,所以愿意来投靠神。但基遍人故意不提“约书亚向耶利哥和艾城所行的事”,因为远方的人不应该知道最近才发生的事。当时迦南地大部分城邦都是由“王”治理的,而基遍是由“长老”治理的,所以基遍人提到“我们的长老”,特意表明与其他迦南城邦的不同。基遍使者第二次重申“我们是你们的仆人;现在求你们与我们立约”。而这次是代表全体基遍人,愿意降伏服事以色列人,投靠以色列的神。【以色列人受了他们些食物,并没有求问耶和华。于是约书亚与他们讲和,与他们立约,容他们活着;会众的首领也向他们起誓。】“以色列人受了他们些食物,并没有求问耶和华”。因基遍人的告白打动了约书亚和“会众的首领”,他们又“受了他们些食物”,确认这些食物已经不新鲜,所以“并没有求问耶和华”,就与基遍人讲和立约。“于是约书亚与他们讲和,与他们立约,容他们活着;会众的首领也向他们起誓”。约书亚与他们签订和约,保证不伤害他们,容他们生存,立约后以色列民众的领袖也向他们发了誓。
【以色列人与他们立约之后,过了三天才听见他们是近邻,住在以色列人中间的。以色列人起行,第三天到了他们的城邑,就是基遍、基非拉、比录、基列·耶琳。因为会众的首领已经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向他们起誓,所以以色列人不击杀他们;全会众就向首领发怨言。众首领对全会众说:‘我们已经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向他们起誓,现在我们不能害他们。我们要如此待他们,容他们活着,免得有忿怒因我们所起的誓临到我们身上。‘首领又对会众说:‘要容他们活着。’于是他们为全会众作了劈柴挑水的人,正如首领对他们所说的话。】“以色列人与他们立约之后,过了三天才听见他们是近邻,住在以色列人中间的”。三日之后基遍人暴露了身份,以色列人才发现被骗,于是他们来到基遍人的城邑,“就是基遍、基非拉、比录、基列耶琳”,都位于耶路撒冷西北的丘陵地带,后来被分给了便雅悯支派。扫罗的家乡就在这一带(代上8:29-33)。因以色列人在神面前立约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因此以色列人不得不守约,而“不击杀他们”。基遍人不仅保存了城里男女老幼的性命,当他们遇到危险时,还可以得到以色列人相助,他们真是有智慧的人。可是现在有多少人因为听见耶和华神的作为而前来投靠祂,悔改归向祂的呢?但懂得如此做的人就有福了。基遍人不倚靠自己的能力,却是相信神,他们宁可归向神,也不跟以色列人打战,这就是他们智慧的选择。后来扫罗杀了基遍人,破坏了以色列人与基遍人之约,使以色列人遭受神的惩罚,一连三年发生饥荒(撒下21:1-14)。因此虽然基遍人用诡计与百姓立约,但神的百姓却不能用诡计毁约,因为这约是“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向他们起誓”而立的,守约就是顺服神。敬畏神的人【发了誓,虽然自己吃亏也不更改】(诗15:4),因为他所关心的不是别人的对错,而是自己是否顺服神。所以为了信守这个承诺,约书亚和首领们展现出正直诚信,尽管他们被欺骗而感到羞辱,但他们不想违反圣约以致神和祂的子民蒙羞。
【约书亚召了他们来,对他们说:‘为什么欺哄我们说“我们离你们甚远”呢?其实你们是住在我们中间。现在你们是被咒诅的!你们中间的人必断不了作奴仆,为我神的殿作劈柴挑水的人。’他们回答约书亚说:‘因为有人实在告诉你的仆人,耶和华你的神曾吩咐祂的仆人摩西,把这全地赐给你们,并在你们面前灭绝这地的一切居民;所以我们为你们的缘故甚怕丧命,就行了这事。现在我们在你手中,你以怎样待我们为善为正,就怎样做吧!‘于是约书亚这样待他们,救他们脱离以色列人的手,以色列人就没有杀他们。当日约书亚使他们在耶和华所要选择的地方,为会众和耶和华的坛作劈柴挑水的人,直到今日。】“约书亚召了他们来,对他们说:‘为什么欺哄我们说“我们离你们甚远”呢?其实你们是住在我们中间”。基遍人听到约书亚的责备,不但不感到忧伤,反而因为有了生机而欢喜,因为他们不但不再灭亡,反而和喇合全家一样长久地活在应许之地,活在以色列人中间。但是,作为设诡计的代价是,“你们中间的人必断不了作奴仆,为我神的殿作劈柴挑水的人”。神借着基遍人在“神的殿”中永远的事奉提醒我们,顺服神的人连基遍人设诡计所立的约都不应该破坏,更应当遵守在神面前郑重立下的圣约。而基遍人从此离开了他们敬拜的偶像,不但不再被神拒绝,反而可以以劈柴挑水永远事奉神。基遍后来成为利未人的城邑(21:17)。当约柜从非利士人那里归还后,就被放【在基列耶琳许久】(撒上7:2)。在犹大亡国后七十年,被掳的人回归后,帮助先知尼希米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的,就有基遍人(尼3:7)。基遍人忠心地事奉神,成为外邦人归向神的美好见证。因此以色列人与基遍人立约,在人看,是基遍人设诡计,是以色列首领们的疏忽和错误,但实际上,却是神在律法之外施恩,是神的怜悯,因为【除了基遍的希未人之外,没有一城与以色列人讲和的,都是以色列人争战夺来的。因为耶和华的意思是要使他们心里刚硬,来与以色列人争战,好叫他们尽被杀灭,不蒙怜悯,正如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11:19-20)因此以色列人与基遍人立约,为要显明神更美的心意,就是神悦纳罪人的心意。神要除灭迦南人,是因为他们恶贯满盈、“同心合意”与神争战。但人若肯像基遍人一样投靠神,即使起初的动机和方式并不准确,神也会像接纳基遍人一样接纳他们,还会引导他们进入更美的事奉。因为神不喜欢恶人死亡,而是希望人人都悔改信耶稣,得永生。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知道:【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祂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