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思
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思
【玛1: 1-14】【耶和华借玛拉基传给以色列的默示……。】从今天开始要分享《玛拉基书》,本书的作者是先知玛拉基,他是旧约时代的最后一位先知。“玛拉基”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我的使者”,这个书名非常贴切,因为本书的信息,就是神在旧约时代最后差遣一位使者,向百姓宣告:【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3:1),让百姓预备心迎接新约时代那位【立约的使者】(3:1)到来。《玛拉基书》是十二先知书中的最后一卷书,也是旧约圣经的最后一卷书,之后神沉默了四百多年,不再有先知传达神的话语,直到主耶稣基督降世。因此神借着《玛拉基书》要求祭司和百姓正确地回应神的爱,预备自己、等候弥赛亚在【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4:5)到来。而主的先锋施洗约翰,他的事工正是接续本书的最后宣告,呼吁以色列人转向神,为主耶稣基督的救赎铺路。当时圣殿已经重建完成,而以色列人在信仰上却日趋于冷淡退后,甚至怀疑神的公义说:【公义的神在那里呢?】(玛2:17)因祭司们带头不敬畏神,百姓也偏离正道,漠视神对他们的慈爱,在献给神的供物上污秽,对神不忠。他们又未遵行十一奉献,夺取神的物等等罪行,因此神籍先知严严指斥以色列人,使他们明白其处境,能在神审判之日到来之前,悔改转向他们的神。先知也强调神永恒不变的爱,勉励以色列人坚守与神所立的约,履行该尽的责任,这样,慈爱且公义的神,必然转向以色列人,使他们得免那大而可畏之日到来时的惩罚。在本章中先知玛拉基首先说:【耶和华借玛拉基传给以色列的默示。】“耶和华借玛拉基传给以色列的默示”,先知玛拉基就是根据“耶和华的默示”,向以色列民说话。神的先知首先必须听见神的启示,然后就不顾一切艰难和危险,将启示忠实地传达。此时,北国以色列和南国犹大都已经亡国,这里所说的“以色列”,是指以色列民族。
【耶和华说:‘我曾爱你们。’你们却说:‘祢在何事上爱我们呢?’耶和华说:‘以扫不是雅各的哥哥吗?我却爱雅各,恶以扫,使他的山岭荒凉,把他的地业交给旷野的野狗。’以东人说:‘我们现在虽被毁坏,却要重建荒废之处。’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任他们建造,我必拆毁;人必称他们的地为“罪恶之境”;称他们的民为“耶和华永远恼怒之民。‘你们必亲眼看见,也必说:’愿耶和华在以色列境界之外被尊为大!‘】“耶和华说:‘我曾爱你们‘”,神一开始就宣告:“我曾爱你们”。当以色列民听到神对他们说这样的话时,必会觉得何等的荣耀!可是以色列人却冷淡的说:“你在何事上爱我们呢?”在以色列的历史中,神曾拯救他们,并为他们行过无数次的神迹,他们却丝毫没有感受到神对他们的爱,这是罔顾事实,对神强嘴。“耶和华说:以扫不是雅各的哥哥么,我却爱雅各”,“以扫”和“雅各”是双胞胎兄弟(创25:24-26)。“我却爱雅各”,这是神按着自己的主权拣选了“雅各”,要使地上的万族因他和他的后裔得福(创12:3),成就神对全人类的救恩计划。“恶以扫”,这“恶”不是恨恶或憎厌。由于“爱雅各”是拣选的爱,所以“恶”是这种爱的相反。“使他的山岭荒凉”,以扫的后裔所居住的以东地(创32:3),位在死海东南面西珥山一带山岭地区,后来因气候变迁,加上外来人祸,逐渐变成一片荒凉。“把他的地业交给旷野的野狗”,“野狗”即野兽。原属以东人的地业变成人迹罕至,只有凶猛的野兽出没其间。“以东人说:‘我们现在虽被毁坏,却要重建荒废之处‘”。这是以东人想要重建故土,却未能付诸实现。因为“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任他们建造,我必拆毁”。以东人所犯的罪,记载在《俄巴底亚书》10-14节,因他们自高自大,心里没有神,神就使其国永远不能建立。“人必称他们的地,为罪恶之境”,因以东人的原居地,面貌全非,后人不觉发出慨叹,必定是因为他们得罪了神,才会遭此浩劫,故称之为罪恶之境。“称他们的民,为耶和华永远恼怒之民”,以东人被世人认定,神对他们的恼怒并没有期限,永不回心转意,故称之为神永远恼怒之民。“你们必亲眼看见”,“你们”指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必定亲眼看见以东人的结局。“也必说:’愿耶和华在以色列境界之外,被尊为大‘”。以色列人因看见了以东人的结局,不禁衷心承认,耶和华神乃是全人类的统治者,就愿所有的人都尊神为大。
【藐视我名的祭司啊,万军之耶和华对你们说:儿子尊敬父亲,仆人敬畏主人;我既为父亲,尊敬我的在哪里呢?我既为主人,敬畏我的在哪里呢?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藐视祢的名呢?’
你们将污秽的食物献在我的坛上,且说:‘我们在何事上污秽祢呢?‘因你们说,耶和华的桌子是可藐视的。你们将瞎眼的献为祭物,这不为恶吗?将瘸腿的有病的献上,这不为恶吗?你献给你的省长,他岂喜悦你,岂能看你的情面吗?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藐视我名的祭司啊”,这是神责备负责献祭的祭司,他们理应出于尊重和敬畏神的存心,执行其职责,但他们的行为显出他们实际上乃是藐视神的名。“万军之耶和华对你们说:‘儿子尊敬父亲,仆人敬畏主人”,神据理斥责他们的不是,按照正常人的行为准则,儿子应当尊敬父亲,仆人应当敬畏主人。“我既为父亲,尊敬我的在哪里呢?我既为主人,敬畏我的在哪里呢?”神是他们的创造主,就是父亲,祂又是他们的管理者,就是主人。然而神的百姓身为神的儿子和仆人,却未尊敬祂,也未敬畏祂。“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藐视祢的名呢?’”祭司由于属灵上的盲目,没有认识到尊敬神,就是藐视神。神的名就是指神本身,如果神的名被藐视,就是藐视神。“你们将污秽的食物献在我的坛上”,就是他们用有残疾的牲畜献在神的坛上。“且说:‘我们在何事上污秽祢呢?‘”祭司由于属灵上的盲目,没有认识到献“污秽的食物”,就是藐视神。“因你们说,耶和华的桌子是可藐视的”。“耶和华的桌子”,就是祭坛。祭司们的心里以为祭坛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桌子,并不值得特别重视。“你们将瞎眼的献为祭物,这不为恶吗?将瘸腿的有病的献上,这不为恶吗?”他们用有残疾的牲畜来献祭,这是律法严厉禁止的(利22:20-25),他们实在干犯了律法。而且“将瘸腿的有病的”,不要说献给神,就是供奉省长,都有失恭敬。所以神说:“你献给你的省长,他岂喜悦你,岂能看你的情面吗?”普通人都知道有瑕疵之物不能送给尊贵人物,更何况是熟知律法的祭司向神献祭。“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就是这话是神亲自说的。【现在我劝你们恳求神,祂好施恩与我们。这妄献的事,既由你们经手,祂岂能看你们的情面吗?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现在我劝你们恳求神,祂好施恩与我们”,这是先知玛拉基规劝祭司们的话,也表达神恩慈的心肠。神乐意施恩给人,但人蒙恩的先决条件是,谦卑悔改、恳切向神求恩。“这妄献的事”,就是献残疾、污秽的祭物。“既由你们经手”,祭司将百姓所带来有残疾的祭牲,轻率地献在神面前,他们就是此事的经办人。“祂岂能看你们的情面吗?”神不会看他们的情面而破格悦纳他们所献的。既然祭司故意献上藐视神的祭物,神怎么可能施恩与祭司呢?“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是指这话乃是出于神。
【甚愿你们中间有一人关上殿门,免得你们徒然在我坛上烧火。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不喜悦你们,也不从你们手中收纳供物。’
万军之耶和华说:‘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在各处,人必奉我的名烧香,献洁净的供物,因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你们却亵渎我的名,说:‘耶和华的桌子是污秽的,其上的食物是可藐视的。’你们又说:‘这些事何等烦琐!’并嗤之以鼻。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你们把抢夺的、瘸腿的、有病的拿来献上为祭。我岂能从你们手中收纳呢?这是耶和华说的。】“甚愿你们中间有一人关上殿门”,神宁愿祭司关上殿门,也不要他们妄献污秽、有缺陷的祭物,因为每多一次献祭,就是多犯一次亵渎、藐视神的罪。“免得你们徒然在我坛上烧火”,是指将有残疾的祭牲烧在祭坛上,乃是徒然无效的。“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不喜悦你们,也不从你们手中收纳供物’”。神宣示祂不喜悦妄献祭物的祭司们,也不从他们手中收纳不洁净的供物。“万军之耶和华说:‘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神宣告将来祂的名,在“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的外邦人中尊为大。“在各处,人必奉我的名烧香,献洁净的供物”。“烧香”指祷告。“供物”指颂赞。神预言将来在世界各地的新约信徒,必会在耶稣基督的名里祷告,也都要“献洁净的供物”给祂,就是奉献自己,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罗12:1)。“因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神预言将来祂的名,必在外邦人信徒中被尊为大。“你们却亵渎我的名”,神斥责祭司们藐视并亵渎祂的名。“说:‘耶和华的桌子是污秽的,其上的食物是可藐视的‘”。祭司认为祭坛因沾染血肉而玷污,变得平常,并不怎么神圣,桌子上的供物也不足重视。“你们又说:‘这些事何等烦琐!‘并嗤之以鼻”。这些祭司认为献祭的细节是“何等烦琐、嗤之以鼻”,实际上是因为他们不认识神的爱,所以内心不爱神、也不敬畏神。“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上述的话是神的判定。“你们把抢夺的,瘸腿的,有病的,拿来献上为祭”,“抢夺的”就是被野兽撕裂的牲畜,连人都不可以吃,只能喂狗(出22:31),他们却献上“抢夺的、瘸腿的、有病的”的祭物。所以神说:“我岂能从你们手中收纳呢?这是耶和华说的”。神拒绝从祭司们的手中收纳那些的祭物。
【行诡诈的在群中有公羊,他许愿却用有残疾的献给主,这人是可咒诅的。因为我是大君王,我的名在外邦中是可畏的。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律法规定,许愿者还愿时应该用无残疾的公羊(利22:18-20),但这些“行诡诈的在群中有公羊”,就是他们拥有健壮纯全的公羊,却用有残疾的祭牲献给神来还愿,他们诡诈行为必然会被神“咒诅”。“因为我是大君王,我的名在外邦中是可畏的”,因为神是万王之王,祂的名在世人中被尊崇和敬畏的。“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这话是那大有能力的神说的,必要成就。神的名在外邦之中被尊为大,那么在我们之中如何呢?但愿神的名在我们之中也被尊为大,我们还要将最好的献给神,对神存敬畏的心!阿们!
<耶和华神对选民的爱>
读经【玛1: 1-5】【耶和华借玛拉基传给以色列的默示。耶和华说:'我曾爱你们。'你们却说:'你在何事上爱我们呢?'……。】在玛拉基书第一章的这段经文中,耶和华神借先知玛拉基,表明祂对选民的爱。这里首先说:【耶和华借玛拉基传给以色列的默示。】这里的“默示”,就是神要玛拉基去传达给以色列的信息。《玛拉基书》就是神针对当时以色列人灵性的境况,吩咐玛拉基所传的信息,先知就以传神的信息给他的同胞视为己任,传达神要他传达的信息。【耶和华说:‘我曾爱你们。’你们却说:‘祢在何事上爱我们呢?’耶和华说:‘以扫不是雅各的哥哥吗?我却爱雅各,恶以扫,使他的山岭荒凉,把他的地业交给旷野的野狗。’】这里耶和华神首先表明祂对选民的爱。因神深知当时的以色列人对祂的爱起了疑问,但神始终如一地爱着他们。神就吩咐先知将祂的心意向犹太人表明,“耶和华说:'我曾爱你们'”。而“曾爱”这动词的时式在意义上是完全的,整体的,也是恒久不变的。神向祂的选民宣告祂永不改变的爱,可惜以色列人对神的宣告,却是怀疑,他们竟然质问神说:“你在何事上爱我们呢?”这“在何事上”,是本书百姓反复使用的,这显明他们的愚昧和顽梗。因为以色列民过于忘恩,从而产生对神的轻蔑,对神的爱的麻木,这正是他们灵性的退后,忘记神对他们爱的恩典。在以色列历史中,神对他们的拣选与救恩是很明显的,神曾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的奴役,神曾与他们建立圣约,将他们从万民中选召出来,作为自己的子民(出19:5-6)。神是信实的,祂在与以色列人所立的圣约上,完全表达祂的大爱。神如此爱以色列人,以色列人竟然不觉得曾领受过神的爱,竟然质问神说:“你在何事上爱我们呢?”这正是灵性退后,他们把神过去的一切恩惠忘记,然后责怪神如今没有好待他们。在十二卷小先知书里面,《何西阿书》排第一,那卷书把神对祂子民的爱描写得最“刻骨铭心”。《玛拉基书》排在最后,而这卷书的写作目的也是要让神的子民知道,神因为爱他们,才拣选他们作自己的子民。所以在整本旧约圣经中,神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以色列人申明祂的爱。
但因以色列人不记得也不相信神爱他们,神就讲述当初如何因爱雅各而拣选他,保守他,赐恩给他的后代。“耶和华说:‘以扫不是雅各的哥哥吗?我却爱雅各,恶以扫”。这里神特别提出一个历史例证,就是以扫和雅各两兄弟的事迹,来说明祂的爱。以扫和雅各是以撒的儿子,也是孪生兄弟,但神却“爱雅各,恶以扫”。神“爱雅各”,并不是因他有任何优点,而是神按着自己的主权拣选了他,要使地上的万族因他和他的后裔得福(创12:3),成就神对全人类的救恩计划。雅各蒙神的祝福和拣选,后来改名叫以色列,他就是以色列民的祖先。雅各若没有被神拣选,哪里有以色列国和以色列族的历史?他们所以有今天就是神爱他们的证据了。所以神爱雅各,是一种拣选之爱。恶以扫就是拒绝把他放在一个被拣选的位置,这是神绝对的主权,也是祂的大爱。何况以色列人和以扫的后代以东人的光景比较,就有显著的不同,那不是神爱他们的证据吗?今日的基督徒还需要寻求什么神施恩的凭据吗?我们能以成为基督徒,不就已经是神爱我们的凭据了吗?【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壹4:10)。我们能以蒙恩得救作神的儿女,这还不够作为神爱我们的凭据吗?还需要加上另外的好处才算为蒙神眷爱吗?这里神预言以东未来会被毁坏,“使他的山岭荒凉,把他的地业交给旷野的野狗”。历史确实如此,在主前587年之后不久,以东人被迦勒底人征服,到了主前550年至400年间,拿巴提的亚拉伯人长期占领他们的地方,把以东人赶往犹大的南部,成为以土买人,他们回不去了,这个地方就交给旷野的野狗了。
而【以东人说:‘我们现在虽被毁坏,却要重建荒废之处。’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任他们建造,我必拆毁;人必称他们的地为“罪恶之境”;称他们的民为“耶和华永远恼怒之民。‘你们必亲眼看见,也必说:’愿耶和华在以色列境界之外被尊为大!‘】以东人并不认为他们会被永远毁坏,他们认为自己还有能力重建家园。但“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任他们建造,我必拆毁;人必称他们的地为‘罪恶之境’;称他们的民为‘耶和华永远恼怒之民”。以东要被毁灭,神要丢弃他们,虽然他们尝试归回和复国,但他们作不到,以东从历史上消失了,希律王是最后一个以东人,自他以后,他们的种族在历史上消失了。那么以东人到底犯了什么罪,以至于他们的结局这样悲惨呢?在587年,巴比伦战胜以色列人,一些以色列人逃亡以东,但以东人当时没有怜悯之心,他们不但没有帮助他的兄弟,还趁火打劫,落井下石,肆意迫害落在困苦中的以色列人。以东人还自高自大,心中没有神,所以神借先知的口,宣布他们的国永远不得建立。神又对以色列人说:“你们必亲眼看见,也必说:'愿耶和华在以色列境界之外被尊为大'”。当先知玛拉基写本书时,以东人的结局还没有完全显明出来,因此百姓满心疑虑:如果神真的“爱雅各”,为什么祂允许以色列人被掳巴比伦70年,而在同一历史时期,以东人却似乎安然无恙呢?因此神告诉以色列人,他们必亲眼看见以东人的结局,“也必说:’愿耶和华在以色列境界之外,被尊为大‘”。今天我们也承受神在耶稣基督里所定立的救恩,不但我们的罪蒙赦免,得拯救,而且我们还能与耶稣基督一同成为神的后嗣,即承继人,这都是出于神的大爱。圣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8)为此,愿我们都要明白和经历神对我们的爱,神曾以祂的爱拣选我们成为祂的儿女,而且神也在我们的生活上表彰祂的爱,我们就要以行动去回应神的爱,要更深的爱祂,信靠神,享受祂的爱!阿们!
<耶和华神对祭司的斥责>
读经【玛1: 6-14】【藐视我名的祭司啊,万军之耶和华对你们说:儿子尊敬父亲,仆人敬畏主人;我既为父亲,尊敬我的在哪里呢?……。】玛拉基书第一章的这段经文,是耶和华神对祭司的斥责。当时被掳去巴比伦的以色列已归回故土,新的圣殿也已建成,他们虽然在那里敬拜神,却没有存敬畏的心,不按神的律法献祭。所以神在这里指责祭司:【藐视我名的祭司啊,万军之耶和华对你们说:儿子尊敬父亲,仆人敬畏主人;我既为父亲,尊敬我的在哪里呢?我既为主人,敬畏我的在哪里呢?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藐视祢的名呢?’你们将污秽的食物献在我的坛上,且说:‘我们在何事上污秽祢呢?‘因你们说,耶和华的桌子是可藐视的。你们将瞎眼的献为祭物,这不为恶吗?将瘸腿的有病的献上,这不为恶吗?你献给你的省长,他岂喜悦你,岂能看你的情面吗?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藐视我名的祭司啊”,“藐视”有轻视之意。神的名是荣耀的,大而可畏的,本应受到尊重,但这些身为侍奉神的祭司却轻视神的名。祭司是侍奉神的人,他们的职责就是教导百姓敬畏神、尊崇神,现在连他们自己都丧失了敬畏之心,以致于藐视神的名,这是何等的失职!紧接着,神又具体地指出这些失职祭司藐视神之名的具体行为。“万军之耶和华对你们说:儿子尊敬父亲,仆人敬畏主人;我既为父亲,尊敬我的在哪里呢?我既为主人,敬畏我的在哪里呢?”因着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从出埃及开始,神就宣告【以色列是我的儿子,我的长子】(出4:22),是事奉【天地之神的仆人】(出3:12),因此神是他们的“父亲”和“主人”。可是神既为他们的父亲和主人,却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尊敬和敬畏。而这些祭司却装作无辜地明知故问:“我们在何事上藐视祢的名呢?”可见祭司们并不认识自己行为是得罪神,也充分显示出他们的自以为义、不认识自己以及灵性昏昧的状况。神就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证据,“你们将污秽的食物献在我的坛上”,就是把不洁净的祭物或有残疾的祭物献上。他们还说:“耶和华的桌子是可藐视的”。“耶和华的桌子”,就是祭坛。祭司们的心里以为祭坛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桌子,并不值得特别重视。因此神斥责他们:“你们将瞎眼的献为祭物,这不为恶吗?将瘸腿的有病的献上,这不为恶吗?”神的律法要求只可把洁净、无残疾的祭牲献给他,但这些祭司却容许百姓把瘸腿的、有残疾的、瞎眼的祭牲献上,这种行为是邪恶的。“你献给你的省长,他岂喜悦你,岂能看你的情面吗?”将有残疾的牛羊献给地上的官长尚且不蒙悦纳,何况天上的神呢?以色列人竟然把神看得比世上的官长都不如,这就证明他们真的是在藐视神。“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先知一再强调,神是“万军之耶和华”,祂统管天上地下一切所有的,祂比人间的官长更加轻慢不得。如果他们怕得罪人间的官长,那么他们就应该更怕得罪万军之耶和华。今天我们也很容易堕入漫不经心地奉献,或许你有多余的时间,才想到事奉神;或许你有件残旧不要的东西,所以把它送给教会。这一切不是怀敬畏神的心而作的奉献,都可算是藐视式的奉献,是一种恶的行为。
接着先知苦劝这些失职的祭司们向神认罪悔改,求神怜悯【现在我劝你们恳求神,祂好施恩与我们。这妄献的事,既由你们经手,祂岂能看你们的情面吗?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先知玛拉基劝这些失职的祭司们向神认罪悔改,求神怜悯。并且告诉他们,“这妄献的事”,虽是百姓之罪,祭司本应拦阻此等藐视神的行径,拒绝收纳,并应当面指出其错谬之处,督促其归正,可是祭司却没有这样做。当这些失职的祭司从百姓手中收纳这些有残疾的祭牲的时候,百姓就会误以为神也会收纳,就使得百姓越发地轻慢神,因此神要向这些失职的祭司追讨罪过。【甚愿你们中间有一人关上殿门,免得你们徒然在我坛上烧火。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不喜悦你们,也不从你们手中收纳供物。’万军之耶和华说:‘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在各处,人必奉我的名烧香,献洁净的供物,因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你们却亵渎我的名,说:‘耶和华的桌子是污秽的,其上的食物是可藐视的。’你们又说:‘这些事何等烦琐!’并嗤之以鼻。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你们把抢夺的、瘸腿的、有病的拿来献上为祭。我岂能从你们手中收纳呢?这是耶和华说的。】“关闭圣殿”是一件大事,因为对以色列人来说,圣殿的存在象征着耶和华与他们同在。现在神却说“甚愿”他们把殿门关闭。“甚愿”表明神伤心的程度之深,也是非常痛心的话,更表明神对他们所存轻视的态度到了不能再容忍的地步。倘若圣殿只为献污秽的祭物,就不如把殿门关上好了。但当以色列人继续不理会神的警告时,就算他们不肯,神还是会亲自把圣殿的门关了,后来的历史发展就是个明证。主后70年,罗马的提多将军带着大军到犹大地来平乱,圣殿被彻底烧毁,正如主耶稣基督所预言的,没有一块石头叠在一块石头上面。直到今天,以色列人还不能恢复在圣殿敬拜。但“万军之耶和华说:‘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在各处,人必奉我的名烧香,献洁净的供物,因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这是预言将来有一天,即今天的恩典时代,在全世界各地,神的名必被许多外邦人信徒尊为大。而这些祭司非但不检讨自己的失职,他们说:“‘这些事何等烦琐!’并嗤之以鼻”。由此可看,这些祭司们对自己的事奉已经失去了热忱。他们把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的献祭任务当作不得已的重担,在那里勉强为之。他们忘记了,神要他们献祭的目的是要他们通过诚心的献祭,使自己成为圣洁,然后才可以和圣洁的神亲近。神又说:“你们把抢夺的、瘸腿的、有病的拿来献上为祭。我岂能从你们手中收纳呢?”祭司接纳有残疾的祭牲,但神绝不从他们手中收纳。
【行诡诈的在群中有公羊,他许愿却用有残疾的献给主,这人是可咒诅的。因为我是大君王,我的名在外邦中是可畏的。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律法规定,许愿者还愿时应该用无残疾的公羊(利22:18-20),但这些“行诡诈的在群中有公羊”,却献上有残疾的。这样的祭物不但不能表示感恩,反而代表“亵渎”,这种自作聪明的诡诈行为必然会被神“咒诅”,因为神极其憎恶这等诡诈的行径,就明言要咒诅这样的人。今天,信徒【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罗12:1)。但我们若不肯把生命中最好的时间、精神和力量献给神,而是想等工作稳定、孩子长大、房贷付清、年老退休以后再去事奉神,同样也是“用有残疾的献给主,这人是可咒诅的”。神的百姓“行诡诈”欺骗神,但神使用旧约的最后一位先知宣告:“因为我是大君王,我的名在外邦中是可畏的”。将来有许多蒙神拣选的外邦人反而敬畏神。在新约里,圣灵则宣告对以色列人的计划,因着以色列人的过失,【救恩便临到外邦人,要激动他们发愤】(罗11:11),【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罗11:25-26)。而耶和华神对祭司的这些斥责,也适用于我们每个人的事奉上,如果我们没有把最宝贵的献上,只肯把剩余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给他,就与这些人同罪。如果我们认为神是大君王,祂配受奉献,那么我们献给神的,必须是最好的!为此,愿我们今天对神不但要常存敬畏与感恩之心,并要【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