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takt
555-555-5555
mymail@mailservice.com

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

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

【启7: 1-17】【此后,我看见四位天使站在地的四角,执掌地上四方的风,叫风不吹在地上、海上,和树上……。】启示录第七章是在第六、七印之间插入的两个异象,分别用“此后”开始,为要让我们看见,神在审判全地之时,如何看顾祂的子民。约翰首先说:【此后,我看见四位天使站在地的四角,执掌地上四方的风,叫风不吹在地上、海上,和树上。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从日出之地上来,拿着永生神的印。他就向那得着权柄能伤害地和海的四位天使大声喊着说:’地与海并树木,你们不可伤害,等我们印了我们神众仆人的额。‘】「此后,我看见四位天使站在地的四角,执掌地上四方的风”,这里的“此后”,是指在第六印的异象之后,“四位天使”,指掌管即将来临之审判的天使。“站在地的四角”,指地平面的四方,因这个异象提到在地上发生的事。“执掌地上四方的风”,就是将“四方的风”暂时控制着,目的是“叫风不吹在地上、海上,和树上”,免得“伤害地和海”。因为风能造成破坏和伤亡,例如飓风和龙卷风便有极大毁灭的力量。“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从日出之地上来,拿着永生神的印”。“另有一位天使”,是为神特殊的目的而奉差遣的天使,他“从日出之地上来”,就是从东方上来。他“拿着神的印”来宣告,表示这是出于神的命令,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他就向那得着权柄能伤害地和海的四位天使大声喊着说:’地与海并树木,你们不可伤害”,就是不可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活环境。宇宙的一切势力都是神的差役,「四方的风」并没有随意怒吼的权柄,只有神吩咐了,它们才能发作,目的是成就神的旨意。“等我们印了我们神众仆人的额”。神要天使先为“神众仆人”,把永生神的印加在他们的额上,他们才可以开始工作。“我们神众仆人”,包括信主的以色列人和外邦人,在大灾难中,凡是盖上“永生神的印”的人,都被神分别出来受祂保护。


【我听见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数目有十四万四千。犹大支派中受印的有一万二千;流便支派中有一万二千;迦得支派中有一万二千;亚设支派中有一万二千;拿弗他利支派中有一万二千;玛拿西支派中有一万二千;西缅支派中有一万二千;利未支派中有一万二千;以萨迦支派中有一万二千;西布伦支派中有一万二千;约瑟支派中有一万二千;便雅悯支派中受印的有一万二千。】“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数目有十四万四千”,这“十四万四千人”,也就是「十二个十二千」,象征完整的见证。在大灾难期间,神仍顾念到祂自己完整的见证。“以色列人各支派”,指雅各十二个儿子的后裔(创49:21),可能是在大灾难期间信主的以色列人。这里所列出的十二支派中,因【犹大支派中的狮子】(5:5)弥赛亚出自王族「犹大支派」,所以犹大排序领先。「流便」是长子,但因污秽父亲的床而失去了长子的名分(创49:3-4)。这长子双倍的分归给约瑟,这样以色列人就有十三个支派。但在此名单中没有“但”支派,可能因为“但”支派带头拜偶像(士18:30-31)。而玛拿西和以法莲支派都是“约瑟”的后代,这里列出玛拿西支派,却没有以法莲支派,可能因为以法莲支派带头拜偶像(何4:17),所以用“约瑟”代替。


 【此后,我观看,见有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过来,是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的,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树枝,大声喊着说:‘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神,也归与羔羊!’】 「此后,我观看,见有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过来”,“此后”,指在受印的以色列人异象之后。约翰看见的“许多人”是在天上,因他们是“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他们的人数比前面的十四万四千人要多得多,难以数计。“是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的”,就是这些人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同时说明神的救恩是给普天下人的,不分肤色,不分民族,不分种族。“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树枝”,此处的“白衣”,是指他们各人在大患难中靠主宝血持定信仰,借此蒙神称义。“棕树枝”,在圣经里是得胜的记号(约12:13),意即这些身穿白衣的人是得胜的圣徒。当世人在大灾难中站立不住的时候,得胜的圣徒却得以“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大声喊着说:‘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神,也归与羔羊!’”他们颂赞所得的救恩,并将救恩归与他们的神,也归与羔羊。惟有蒙恩的人才知道“救恩”的宝贵。而在“救恩”的计划里,神和羔羊缺一不可。【众天使都站在宝座和众长老并四活物的周围,在宝座前,面伏于地,敬拜神,说:‘阿们!颂赞、荣耀、智慧、感谢、尊贵、权柄、大力都归与我们的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众天使都站在宝座和众长老并四活物的周围”,众天使也加入圣徒的敬拜,他们“在宝座前,面伏于地,敬拜神”,并且“说:‘阿们!颂赞、荣耀、智慧、感谢、尊贵、权柄、大力都归与我们的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众天使是用七重完全的颂词来称颂神。在5:12的七重颂词中以羔羊为颂赞对象,这里却是以神为颂赞对象,表明基督与父神的地位同等。


【长老中有一位问我说:‘这些穿白衣的是谁?是从哪里来的?’我对他说:‘我主,你知道。’他向我说:‘这些人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长老中有一位问我说:‘这些穿白衣的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这里长老明知故问,为要使约翰经过思考以加深印象。“我对他说:‘我主,你知道’”,“我主”这是对有地位和身分之人的尊称。“你知道”,就是“请你指教”。这位长老就解释说:“这些人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从大患难中出来”,表示他们曾经身历末世的大灾难,就是第一印至第六印的灾难。“出来”,表示他们还在持续不断地出来,可能指不断地殉道。这就否定了“全教会灾前被提”的传统观念。“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这“洗”和“白浄”表明这些得胜者无论是称义、还是得胜,都是凭着“羔羊的血”。【所以,他们在神宝座前,昼夜在祂殿中事奉祂。坐宝座的要用帐幕覆庇他们。他们不再饥,不再渴;日头和炎热也必不伤害他们。因为宝座中的羔羊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所以,他们在神宝座前,昼夜在祂殿中事奉祂”。“所以”表明蒙救赎的信徒被「洗白净」的目的,是为了「在神宝座前」昼夜事奉神。神救恩的最终目的,就是叫我们永远事奉祂。今天我们在地上的事奉,不过是学习和操练,预备将来在天上的事奉。如果我们今天不甘心乐意事奉神、不渴慕神的同在,将来在天上「昼夜在祂殿中事奉祂」、与神永远同在,就会觉得很煎熬。“坐宝座的要用帐幕覆庇他们”,就是神要以祂的同在作为他们的“覆庇”。“他们不再饥,不再渴”,是指灵里完全得着满足。“日头和炎热也必不伤害他们”,是指所有的苦难都已经成为过去。「因为宝座中的羔羊必牧养他们」,“因为”说出,他们为何不再饥、不再渴,以及不再受伤害的原因。因为“羔羊必牧养他们”,所以他们不再饥,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所以他们不再渴。「神也必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他们不再有眼泪,因他们不再受伤害,就可以安息、喜乐直到永远。愿我们今天都要让这荣耀的异象,成为我们的安慰与盼望!阿们!


<神在灾难中保守祂的子民>

读经【启7: 1-8】【此后,我看见四位天使站在地的四角,执掌地上四方的风,叫风不吹在地上、海上和树上……。】在启示录第七章的这段经文记载了,神在灾难中保守祂的子民,就是在神祂的众仆人额上受印。约翰首先说:【此后,我看见四位天使站在地的四角,执掌地上四方的风,叫风不吹在地上、海上和树上。】此时约翰看见“四位天使站在地的四角”,就是地球的南北两极和东西两端,并且“执掌地上四方的风”,就是控制地上四方吹来的风。这表示即将有猛烈的暴风临到世上,风能造成破坏和伤亡,例如飓风和龙卷风便有极大的杀伤力。因此神赐权柄给四位天使,要他们控制四方的风,“叫风不吹在地上、海上和树上”。“风”在这里是代表审判的工具,四位天使有权伤害地、海和树木。但“叫风不吹”,就是叫天使暂时不执行审判,因为神要在神的众仆人额上作印记,要保守他们。因此使我们得着安慰的是,审判的“风”是操之在顺服神命令的天使手中。接着约翰【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从日出之地上来,拿着永生神的印。他就向那得着权柄能伤害地和海的四位天使大声喊着说:’地与海并树木,你们不可伤害,等我们印了我们神众仆人的额。‘】这“另一位天使”,他奉神差遣“从日出之地上来”,就是从东方上来。他“拿着永生神的印”,大声对那四位天使喊着说,叫他们暂时不可降灾在地上,要“等我们印了我们神众仆人的额”。“我们”共五位天使,他们要将“永生神的印”,印在“神的众仆人”额上。“我们神众仆人”,包括信主的以色列人和外邦人,在大灾难中,凡是盖上“永生神的印”的人,都被神分别出来受祂保护。这样他们在大灾难中才能不受天灾人祸的危害。就在这大灾难来临到之前,神在祂的众仆人额上作印记,叫他们在灾难期间可以存活。神不是免除他们受灾难之苦,而是在苦难中看顾他们,带领他们平安度过。所以一切临到地上的事,都经过神的许可,凡是神不许可的事,决不至于临到我们的身上。


约翰又说:【我听见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数目有十四万四千;犹大支派中受印的有一万二千,流便支派中有一万二千,迦得支派中有一万二千,亚设支派中有一万二千,拿弗他利支派中有一万二千,玛拿西支派中有一万二千,西缅支派中有一万二千,利未支派中有一万二千,以萨迦支派中有一万二千,西布伦支派中有一万二千,约瑟支派中有一万二千,便雅悯支派中受印的有一万二千。】“我听见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数目有十四万四千”,这里的“十四万四千”是以色列人,他们是在大灾难中,悔改信主得救的。在他们的额上印记,标志着他们是属神的,并保证他们会得蒙神的保守,在随后的灾难里得以活着。当时在地上的“十四万四千”以色列人,他们代表以色列十二个支派,每个支派各有“一万二千人”。“以色列人各支派”,有犹大、流便、迦得、亚设、拿弗他利、玛拿西、西缅、利未、以萨迦、西布伦、约瑟、便雅悯支派。这与原来以色列十二支派比对,少了“但”,因为但支派带头拜偶像,(王上12: 29-30)叫百姓陷在罪里,所以但支派不包括在受印的十二支派中。流便原为长子,但因他污秽父亲的床而失去了长子的名分(创49:3-4),这双倍的分归给约瑟,而玛拿西和以法莲支派都是“约瑟”的后代,这里只列出玛拿西支派,却没有以法莲支派,可能因为以法莲支派带头拜偶像(何4:17),所以用“约瑟”代替。因以法连和但两支派,不包括在受印的十二支派中,他们必须经历主忿怒的日子,因为他们没受印的保护。而十四万四千受印的以色列人,他们要被神保护,免去那快要临到的大灾难。这让我们看见,神时刻看顾祂的众仆人,就在大灾难来到之前,神先叫十四万四千以色列人受了神的印,然后才执行神大怒的审判。这对约翰和以色列人来说是一极大的安慰!愿我们不但要为受印的十四万四千以色列人,也要为神在灾难中保守祂的子民,而感谢赞美神!阿们!


<有许多人从大患难中出来>

读经【启7:9-17】【此后,我观看,见有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过来,是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的……。】在启示录第七章的这段经文中记载了,约翰在异象中看到天上发生的事,有许多人从大患难中出来。约翰首先说:【此后,我观看,见有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过来,是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的,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树枝,大声喊着说:‘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神,也归与羔羊。‘】此时约翰在异象中看见,在天上“有许多的人”,数目“没有人能够数过来”,意思是难以数计。当时的信徒人数很少,但约翰却看到在天上「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过来」,这对被逼迫的信徒是极大的鼓舞。这些无数的人是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而来”,他们都是在大灾难中,悔改信主得救的外邦人,天使也将“永生神的印”印在他们的额上,因他们是属神的人,是被分别、被拣选、被保守的,他们就能“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他们“身穿白衣,手拿棕树枝”。这“白衣”,是指他们“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棕树枝”在圣经里是得胜的记号,即这些身穿白衣的人是得胜的圣徒。他们“大声喊着说:‘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神,也归与羔羊‘”。他们大声喊着”赞美神的“救恩”,惟有蒙恩的人才知道「救恩」的宝贵!所以「救恩」是他们赞美神的主题,并将救恩归与他们的神,也归与羔羊,神羔羊缺配得完全的赞美。因着圣徒向神欢呼赞美,紧接着【众天使都站在宝座和众长老并四活物的周围,在宝座前面伏于地敬拜神,说:‘阿们!颂赞、荣耀、智慧、感谢、尊贵、权柄、大力都归与我们的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众天使以“阿们”回应圣徒的赞美,并用七重完全的颂词:「颂赞、荣耀、智慧、感谢、尊贵、权柄、大力」来称颂神。他们把“颂赞”归给神,因神是宇宙的造物主,并时刻托住万有,实在是应当称颂赞美的。他们把“荣耀”归给神,因神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因此荣耀必须归给祂。他们把“智慧”归给神,因神是一切智慧之源,也是一切智慧的赐与者。他们把“感谢”献给神,是因神对人类的救赎。他们把“尊贵”归给神,因神的身份是当受崇拜的。他们把“权柄”归给神,因神的权柄是依照祂自己的旨意而行,到了最后,祂的国度便会降临了。他们把“大力”归给神,因神大能的作为。所以最后他们说:“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这时【长老中有一位问我说:‘这些穿白衣的是谁?是从哪里来的?’我对他说:‘我主,你知道。’他向我说:‘这些人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有一位长老这样问约翰:“这些穿白衣的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表明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然后长老就告诉约翰说:“这些人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这些无数的人是靠羔羊的血,而罪得洗净的,这就是说,他们是大灾难期间因相信主耶稣而得救的外邦人。所以这位长老说:“这些人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表示他们曾经身历末世的大灾难,就是第一印至第六印的灾难。那他们是怎么出来的?答案很简单,就是殉道。所以天上有许多圣徒,他们因为殉道而从大患难中出来。这里的“出来”,不是指一群人一起出来,而是指一个一个出来,也就是说,这些人是一个一个的从大患难中出来,也表示他们不断地殉道。这里“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这“洗”和“白浄”表明这些得胜者无论是称义、还是得胜,都是凭着“羔羊的血”。


【所以,他们在神宝座前,昼夜在他殿中侍奉他。坐宝座的要用帐幕覆庇他们。他们不再饥、不再渴,日头和炎热也必不伤害他们,因为宝座中的羔羊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这些得胜的圣徒,虽然在地上经历了末世的大灾难,而他们在天上所得的福分,是何等的美好!这些人“在神宝座前,昼夜在他殿中侍奉祂”,他们在天上「昼夜在祂殿中事奉祂」、与神永远同在,这实在是最美的福分!因此神“要用帐幕覆庇他们”,使他们永永远远享受神的同在。“他们不再饥、不再渴”,这不是指他们缺少食物和水,而是指他们在神那里得到了永远的满足。“日头和炎热也必不伤害他们”,这些人虽然经历了大患难,经历到会烤人的太阳和种种的灾难,但这里说“日头和炎热”必不伤害他们。“因为宝座中的羔羊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因为有主耶稣的「牧养」才能使他们「不再饥」,只有「生命水的泉源」才能使他们「不再渴」,他们心灵对神的渴慕必得饱足。而令人感动的是,“神也必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至终【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21:4)今天我们在世上虽然会经历“大患难”,但将来所得到的福分,更让我们心驰神往。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为主刚强奋勇,甚至在遭遇“大患难”时,也无所畏惧。因为我们有美好的盼望,将来我们在天上所得的福分,也是与许多从大患难中出来的人一样,我们要与他们一同在荣耀宝座前俯伏敬拜、赞美、侍奉神!阿们!




Share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