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思
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思
【利25: 1-55】【耶和华在西奈山对摩西说……。】利未记第二十五至二十七章,是耶和华在西乃山,而不是在会幕里对摩西说话。在本章中记载了安息年及禧年的条例,和买赎土地以及怜恤穷人与奴隶之条例。首先【耶和华在西奈山对摩西说:’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到了我所赐你们那地的时候,地就要向耶和华守安息。六年要耕种田地,也要修理葡萄园,收藏地的出产。第七年,地要守圣安息,就是向耶和华守的安息,不可耕种田地,也不可修理葡萄园。遗落自长的庄稼不可收割;没有修理的葡萄树也不可摘取葡萄。这年,地要守圣安息。地在安息年所出的,要给你和你的仆人、婢女、雇工人,并寄居的外人当食物。这年的土产也要给你的牲畜和你地上的走兽当食物。‘】“耶和华在西乃山对摩西说”,“西乃山”又称何烈山(出3:1),是神颁布十诫的地方(出31:18)。神籍摩西吩咐以色列民:“你们到了我所赐你们那地的时候,地就要向耶和华守安息”,“那地”指迦南美地。“向耶和华守安息”,就是地每七年要休耕一年,作为安息年。“六年要耕种田地,也要修理葡萄园,收藏地的出产”,是指地要六年耕种,所收的出产,食用之余要收藏起来,以备第七年享用。“第七年,地要守圣安息,就是向耶和华守的安息”,“地要守圣安息”就是让地休息。“向耶和华守的安息”,就是向神守安息,不可作工。“不可耕种田地,也不可修理葡萄园”,耕种和修剪果树是属作工。“遗落自长的庄稼不可收割;没有修理的葡萄树也不可摘取葡萄”,因要留给穷人作食物。“这年,地要守圣安息”,就是让地休息。“地在安息年所出的,要给你和你的仆人、婢女、雇工人,并寄居的外人当食物”,在安息年地的出产,不归主人所有,而是给“仆人、婢女”等当食物。“这年的土产也要给你的牲畜和你地上的走兽当食物”。这年田地和葡萄园的出产,可以成为牲畜和走兽的食物。因此在安息年里,神的百姓不再为糊口谋生,而是专心与神相交,凭信心在安息里享用神作供应。
【你要计算七个安息年,就是七七年。这便为你成了七个安息年,共是四十九年。当年七月初十日,你要大发角声;这日就是赎罪日,要在遍地发出角声。第五十年,你们要当作圣年,在遍地给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这年必为你们的禧年,各人要归自己的产业,各归本家。】“你要计算七个安息年,就是七七年”,“七七年”指七个七年。“这便为你成了七个安息年,共是四十九年”,这样到了第七个安息年,便是过了四十九年。“当年七月初十日,你要大发角声”,“当年”是指第四十九年,“大发角声”就是多人在多地发出角声。“这日就是赎罪日,要在遍地发出角声”,在赎罪日是不吹角的,但在第七个安息年的赎罪日那天,却要“在遍地发出角声”,就是宣告恩典的“禧年”临到。“第五十年,你们要当作圣年,在遍地给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第五十年”是指第七个安息年的次年。“圣年”就是神所指定的一年。“这年必为你们的禧年,各人要归自己的产业,各归本家”,“七个安息年”过去了,第五十年就是完全的安息“禧年”,是值得大大欢庆的一年;“各人要归自己的产业”,是指卖掉的产业得以归还;“各归本家”,是指卖身为奴者得以重获自由。【第五十年要作为你们的禧年。这年不可耕种;地中自长的,不可收割;没有修理的葡萄树也不可摘取葡萄。因为这是禧年,你们要当作圣年,吃地中自出的土产。】“第五十年要作为你们的禧年”,因禧年是安息中的安息,神的丰满到一个地步,无法再丰满了,所以“这年不可耕种;地中自长的,不可收割;没有修理的葡萄树也不可摘取葡萄”。“因为这是禧年,你们要当作圣年,吃地中自出的土产”,“地中自出的土产”是指未曾经过人工栽种、裁培的产物,可以归全民所有。
【这禧年,你们各人要归自己的地业。你若卖什么给邻舍,或是从邻舍的手中买什么,彼此不可亏负。你要按禧年以后的年数向邻舍买;他也要按年数的收成卖给你。年岁若多,要照数加添价值;年岁若少,要照数减去价值,因为他照收成的数目卖给你。你们彼此不可亏负,只要敬畏你们的神,因为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这禧年,你们各人要归自己的地业”,“地业”亦即产业。“你若卖什么给邻舍,或是从邻舍的手中买什么,彼此不可亏负”,这是指买卖土地或房屋等类不动产,但买卖要公道,“彼此不可亏负”,即禁止买主压价购买,也禁止卖主漫天要价。“你要按禧年以后的年数向邻舍买;他也要按年数的收成卖给你”,是指买的时候,要按已过的禧年开始算起,计算过了多少年;而卖的时候,可按还有多少年到新的禧年计算,照年数的比例,订出买卖的价格。“年岁若多,要照数加添价值;年岁若少,要照数减去价值”,就是到新的禧年还要多少年的年数,若年数多,则价格较高;若年数少,则价格较少。“因为他照收成的数目卖给你”,买卖双方要照地的每年经济效益来计算价格。“你们彼此不可亏负,只要敬畏你们的神,因为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人因敬畏神,并知道神是公义的,所以“彼此不可亏负”。【我的律例,你们要遵行,我的典章,你们要谨守,就可以在那地上安然居住。地必出土产,你们就要吃饱,在那地上安然居住。你们若说:“这第七年我们不耕种,也不收藏土产,吃什么呢?我必在第六年将我所命的福赐给你们,地便生三年的土产。第八年,你们要耕种,也要吃陈粮,等到第九年出产收来的时候,你们还吃陈粮。‘】“我的律例,你们要遵行,我的典章,你们要谨守”,当百姓遵行、谨守神的律例典章时,神就会让他们“可以在那地上安然居住”,就是“地必出土产,你们就要吃饱,在那地上安然居住”。“你们若说:这第七年我们不耕种,也不收藏土产,吃什么呢?”这是说,他们若遵守安息年的律例,那么这一年的粮食,从哪里获得呢?神说:“我必在第六年将我所命的福赐给你们,地便生三年的土产”,神应许百姓“第六年”土地会“生三年的土产”,足以供应他们在第七年的安息年和第八年的禧年的生活所需。所以“第八年,你们要耕种,也要吃陈粮,等到第九年出产收来的时候,你们还吃陈粮”。“陈粮”就是第六年所存下的余粮。
【地不可永卖,因为地是我的;你们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在你们所得为业的全地,也要准人将地赎回。你的弟兄(弟兄指本国人说;下同)若渐渐穷乏,卖了几分地业,他至近的亲属就要来把弟兄所卖的赎回。若没有能给他赎回的,他自己渐渐富足,能够赎回,就要算出卖地的年数,把余剩年数的价值还那买主,自己便归回自己的地业。倘若不能为自己得回所卖的,仍要存在买主的手里,直到禧年;到了禧年,地业要出买主的手,自己便归回自己的地业。】“地不可永卖,因为地是我的”,土地不可“永卖”,因为土地是属于神的。“你们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神子民在神面前,不过是过路的客旅和寄居的。“在你们所得为业的全地,也要准人将地赎回”,就是在迦南地权竟,当卖地的人经济能力好转,随时可以赎回。“你的弟兄若渐渐穷乏,卖了几分地业”,弟兄因陷入困境,就“卖了几分地业”。“他至近的亲属就要来把弟兄所卖的赎回”,“至近的亲属”是一个近亲,他可代为赎回的产业。“若没有能给他赎回的,他自己渐渐富足,能够赎回”,若他自己以后有能力就可赎回。“就要算出卖地的年数,把余剩年数的价值还那买主”,就是要按照距离禧年的年数,依合理的价格向买主赎回。“自己便归回自己的地业”,这样所卖的地业便归回原主。“倘若不能为自己得回所卖的,仍要存在买主的手里,直到禧年”,倘若他没有能力在禧年到来之前赎回,买主仍可照常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到了禧年,地业要出买主的手,自己便归回自己的地业”,到了禧年便不须付任何代价,就可得回地业,买主不能继续据为己有。
【人若卖城内的住宅,卖了以后,一年之内可以赎回;在一整年,必有赎回的权柄。若在一整年之内不赎回,这城内的房屋就定准永归买主,世世代代为业;在禧年也不得出买主的手。但房屋在无城墙的村庄里,要看如乡下的田地一样,可以赎回;到了禧年,都要出买主的手。】“人若卖城内的住宅,卖了以后,一年之内可以赎回”,人若卖了位于城墙范围内的住宅,一年之内有权赎回。“在一整年,必有赎回的权柄”,在卖的一年之内,也有赎回的权柄。“若在一整年之内不赎回,这城内的房屋就定准永归买主,世世代代为业”,若卖了超过一年,卖主便无权赎回,买主就可永远据有。“在禧年也不得出买主的手”,即便是到了禧年房子的所有权也不能变更,算是永归买主。“但房屋在无城墙的村庄里,要看如乡下的田地一样,可以赎回”,但房屋若位于城墙之外,便视同乡下的田地一样,可以赎回。“到了禧年,都要出买主的手”,到了禧年房屋要无偿归还卖主。【然而利未人所得为业的城邑,其中的房屋,利未人可以随时赎回。若是一个利未人不将所卖的房屋赎回,是在所得为业的城内,到了禧年就要出买主的手,因为利未人城邑的房屋是他们在以色列人中的产业。只是他们各城郊野之地不可卖,因为是他们永远的产业。】“然而利未人所得为业的城邑,其中的房屋,利未人可以随时赎回”,利未人所分得的城邑里面的房屋,是神所分配的产业,所以“可以随时赎回”。“若是一个利未人不将所卖的房屋赎回,是在所得为业的城内”,若利未人不赎回自己卖了的房屋,而那房屋是在城内的话。“到了禧年就要出买主的手,因为利未人城邑的房屋是他们在以色列人中的产业”,到了禧年,那房子的所有权却须归还卖出的利未人,因为那是利未人永远的产业,是从以色列人手中分得的。“只是他们各城郊野之地不可卖,因为是他们永远的产业”,利未人在城墙之外所分得的郊野之地,禁止买卖,因为这是神给“他们永远的产业”。神要用这些“郊野之地”不住地提醒他们:【我就是你的分,是你的产业。】(民18:21)
【你的弟兄在你那里若渐渐贫穷,手中缺乏,你就要帮补他,使他与你同住,像外人和寄居的一样。不可向他取利,也不可向他多要;只要敬畏你的神,使你的弟兄与你同住。你借钱给他,不可向他取利;借粮给他,也不可向他多要。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曾领你们从埃及地出来,为要把迦南地赐给你们,要作你们的神。】“你的弟兄在你那里若渐渐贫穷,手中缺乏,你就要帮补他”,弟兄若陷入困境而贫穷,你就要伸出援手帮补他。“使他与你同住,像外人和寄居的一样”,“同住”指仍旧相邻居住,对待他要像没有地业的人一样。
“不可向他取利,也不可向他多要”,若是帮补贫穷的弟兄,不可向他取利和多要。“只要敬畏你的神,使你的弟兄与你同住”,就是要本着敬畏神,来爱弟兄帮助他渡过难关。“你借钱给他,不可向他取利”,若是借钱给他,不可加算利息。“借粮给他,也不可向他多要”,若是借粮给他,不可要求多还。“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曾领你们从埃及地出来,为要把迦南地赐给你们,要作你们的神”。就是要他们纪念自己原来在埃及的的困苦,今天能够在迦南地舒服过日子,完全出于神的恩慈,所以也要以恩慈对待困苦的弟兄。【你的弟兄若在你那里渐渐穷乏,将自己卖给你,不可叫他像奴仆服事你。他要在你那里像雇工人和寄居的一样,要服事你直到禧年。到了禧年,他和他儿女要离开你,一同出去归回本家,到他祖宗的地业那里去。因为他们是我的仆人,是我从埃及地领出来的,不可卖为奴仆。不可严严地辖管他,只要敬畏你的神。】“你的弟兄若在你那里渐渐穷乏,将自己卖给你”,若同属以色列人的弟兄因“穷乏”,“将自己卖给你”为奴,你虽然出钱买了他,但“不可叫他像奴仆服事你”。“他要在你那里像雇工人和寄居的一样,要服事你直到禧年”,就是要他像临时雇工,或像那没有地业的寄居者一样,让他以劳力换取生活所需,直到禧年。“到了禧年,他和他儿女要离开你”,到了禧年就要让他和全家人自由离开。“一同出去归回本家,到他祖宗的地业那里去”,让他全家回到原来分得的地业那里去。“因为他们是我的仆人,是我从埃及地领出来的,不可卖为奴仆”,神的百姓是属神的,已经被神“从埃及地领出来”得了自由,所以“不可卖为奴仆”。“不可严严地辖管他,只要敬畏你的神”,就是不可苦待或虐待他们,“只要敬畏你的神”,就是以敬畏神的态度对待仆人。【至于你的奴仆、婢女,可以从你四围的国中买。并且那寄居在你们中间的外人和他们的家属,在你们地上所生的,你们也可以从其中买人;他们要作你们的产业。你们要将他们遗留给你们的子孙为产业,要永远从他们中间拣出奴仆;只是你们的弟兄以色列人,你们不可严严地辖管。】“至于你的奴仆、婢女,可以从你四围的国中买”,是指你可以到四周的外国人当中买奴仆。“并且那寄居在你们中间的外人和他们的家属,在你们地上所生的,你们也可以从其中买人”,或者也可以从寄居在本地的外邦人、他们的家属、他们在本地生的子女,都可以买。“他们要作你们的产业”,所买的奴仆就是你们的产业。“你们要将他们遗留给你们的子孙为产业”,这些外邦人奴仆,可以如同地业一样,传给子孙为产业,而不受禧年的限制。“要永远从他们中间拣出奴仆”,就是在外邦人中选买作奴仆。“只是你们的弟兄以色列人,你们不可严严地辖管”。因为他们是属于神的。
【住在你那里的外人,或是寄居的,若渐渐富足,你的弟兄却渐渐穷乏,将自己卖给那外人,或是寄居的,或是外人的宗族,卖了以后,可以将他赎回。无论是他的弟兄,或伯叔、伯叔的儿子,本家的近支,都可以赎他。他自己若渐渐富足,也可以自赎。他要和买主计算,从卖自己的那年起,算到禧年;所卖的价值照着年数多少,好象工人每年的工价。若缺少的年数多,就要按着年数从买价中偿还他的赎价。若到禧年只缺少几年,就要按着年数和买主计算,偿还他的赎价。他和买主同住,要像每年雇的工人,买主不可严严地辖管他。他若不这样被赎,到了禧年,要和他的儿女一同出去。因为以色列人都是我的仆人,是我从埃及地领出来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住在你那里的外人,或是寄居的,若渐渐富足”,若是寄居的外邦人变成富有。“你的弟兄却渐渐穷乏,将自己卖给那外人,或是寄居的,或是外人的宗族”,以色列人弟兄反而因贫穷,卖给外邦富人。“卖了以后,可以将他赎回。无论是他的弟兄”,以色列人因贫穷卖身为奴之后,可以容许他的亲属赎回。“或伯叔、伯叔的儿子,本家的近支,都可以赎他”,有权买赎的亲属包括堂兄弟、或血统上有关系的近亲等。“他自己若渐渐富足,也可以自赎”,如果他有能力,也可自赎。“他要和买主计算,从卖自己的那年起,算到禧年”,就是从卖身的年份算到禧年共有多少年。“所卖的价值照着年数多少,好像工人每年的工价”。然后按照卖价除以年数,得出每年的工价。“若缺少的年数多,就要按着年数从买价中偿还他的赎价”,若是到禧年的年数还多,就从总卖价中按照每年值多少钱,扣除已经服事主人的年数,所余下来的就是偿还主人的赎价。“若到禧年只缺少几年,就要按着年数和买主计算,偿还他的赎价”,若是到禧年的年数少的话,就按照所剩年数和买主计算折合多少工钱,就以那个数额当作赎价偿还给买主。“他和买主同住,要像每年雇的工人,买主不可严严地辖管他”,以色列人卖身的奴仆,住在主人的家里,主人待他要像长期雇工,不可苦待或虐待。“他若不这样被赎,到了禧年,要和他的儿女一同出去”,以色列人奴仆,若未被提前赎回的话,到了禧年,就要和他的儿女全家自由出去。“因为以色列人都是我的仆人,是我从埃及地领出来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所以只有神自己才是绝对的主人。而神允许祂的百姓被卖,是特意要显明祂对百姓的管教。而世人因犯罪失去自由,成了罪的奴仆(约8:34),但主耶稣却把我们【用重价买来】(林前6:20),【祂为我们舍了自己,要赎我们脱离一切罪恶】(多2:14),这赎价【不是凭着能坏的金银等物,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彼前1:18-19)为此,愿我们都要感谢主!阿们!
<安息年和禧年的条例>
读经【利25: 1-55】【耶和华在西奈山对摩西说:'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到了我所赐你们那地的时候,地就要向耶和华守安息……。】在利未记第二十五章中记载了,安息年和禧年的条例;买赎土地以及怜恤穷人与买卖奴隶和赎回的条例。【耶和华在西奈山对摩西说:’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到了我所赐你们那地的时候,地就要向耶和华守安息。六年要耕种田地,也要修理葡萄园,收藏地的出产。第七年地要守圣安息,就是向耶和华守的安息,不可耕种田地,也不可修理葡萄园。遗落自长的庄稼,不可收割;没有修理的葡萄树,也不可摘取葡萄。这年,地要守圣安息。地在安息年所出的,要给你和你的仆人、婢女、雇工人,并寄居的外人当食物。这年的土产,也要给你的牲畜和你地上的走兽当食物。‘】这里是安息年的条例,是神在西乃山上籍摩西晓谕以色列人。神要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的时候,“地就要向耶和华守安息。六年要耕种田地,也要修理葡萄园,收藏地的出产”。地要六年耕种,所收的出产,食用之余要收藏起来,以备第七年享用。因为“第七年,地要守圣安息,就是向耶和华守的安息”。地要“向耶和华守安息”,表明地的真正主人是神。神设立七年一次的“安息年”,并不是为了提高出产的休耕技术,而是神要赐给地完全的“圣安息”。当地“守圣安息”的时候,并不是没有出产,而是要求地主“不可耕种田地,也不可修理葡萄园”,因此出产也不归地主所有。然而地上还是会有自长的庄稼,要分享给仆人丶婢女丶雇工,并寄居的外人当食物。而且“这年的土产,也要给你的牲畜和你地上的走兽当食物”。因此,神借着安息年的律例,让以色列人知道,祂会为他们预备好一切,而叫他们可以进入祂的“安息”。在申命记31:10-13中说,这一年并非让以色列人在闲散中消磨日子,而是用以教导他们关于神的律法。当基督再来建立国度的时候,地将真正恢复安息,成为住在其上的人和一切生物的供应,所以千年国度才是真正的安息年。而安息年的条例是在“你们到了我所赐你们那地的时候”,才实行,当以色列被掳巴比伦、被驱逐外邦之后就不再适用。但是,神借着安息年所显明的心意却是永远不变的。因为【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西2:17),安息日、安息年的设立,都是要引导人认识安息的主。后来以色列人没有好好遵守安息年(耶34:13-17),所以神就使他们被掳巴比伦,使地【享受安息】(26:34-35),【直满了七十年】(代下36:21)。被掳归回的犹太人重新【发咒起誓】(尼10:29),要谨守遵行安息日和安息年的条例(尼10:31)。
【你要计算七个安息年,就是七七年。这便为你成了七个安息年,共是四十九年。当年七月初十日,你要大发角声,这日就是赎罪日,要在遍地发出角声。第五十年你们要当作圣年,在遍地给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这年必为你们的禧年,各人要归自己的产业,各归本家。第五十年要作为你们的禧年。这年不可耕种,地中自长的,不可收割;没有修理的葡萄树,也不可摘取葡萄。因为这是禧年,你们要当作圣年,吃地中自出的土产。这禧年,你们各人要归自己的地业。你若卖什么给邻舍,或是从邻舍的手中买什么,彼此不可亏负。你要按禧年以后的年数向邻舍买;他也要按年数的收成卖给你。年岁若多,要照数加添价值;年岁若少,要照数减去价值,因为他照收成的数目卖给你。你们彼此不可亏负,只要敬畏你们的神,因为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这里是禧年的条例。神设立的禧年,是在“七个安息年”过去了的第五十年,这就是完全安息的禧年。“当年七月初十日,你要大发角声,这日就是赎罪日,要在遍地发出角声。第五十年你们要当作圣年,在遍地给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以色列民在赎罪日要大声吹角,迎接第五十年的禧年!神的百姓不但可以安息中享受神的供应,而且还要宣告自由!正如赎罪日是让人从罪中得释放,禧年也要让人和地都得自由,使这个日子充满了自由的欢乐。禧年彰显了神的主权,显明地是属神的,神的百姓也是属神的。所以在“禧年”里,所有的希伯来奴仆重获自由,被卖的土地也归回本主。所以神对“禧年”的安排,是要人得着完全的自由与释放,并恢复神原先预定要赐给人的诸般丰富。但在禧年的时候,那些“卖什么给邻舍,或是从邻舍的手中买什么,彼此不可亏负”,就是土地买卖要公道。以色列的土地买卖实际上是租赁,因为到了禧年“各人要归自己的地业”,而且要“按禧年以后的年数向邻舍买”,照着土地未来“收成的数目”,按比例预支给需要帮助的人。以色列民若敬畏神,就不可亏负属神的人。“禧年”也预表基督所带来的救恩,主耶稣在地上的第一篇讲道,就是宣读以赛亚书61:1-2:【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祂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路4:18-19)。主耶稣又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路4:18-21),表明真正的禧年就是从主耶稣开始传福音,一直到祂再来使【万物复兴的时候。】(徒3:21)。
【我的律例你们要遵行,我的典章你们要谨守,就可以在那地上安然居住。地必出土产,你们就要吃饱,在那地上安然居住。你们若说:‘这第七年我们不耕种,也不收藏土产,吃什么呢?’我必在第六年将我所命的福赐给你们,地便生三年的土产。第八年你们要耕种,也要吃陈粮;等到第九年出产收来的时候,你们还吃陈粮。】当以色列人遵行、谨守神的旨意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在那地上安然居住。地必出土产,你们就要吃饱,在那地上安然居住”。“安然居住”是人人所向往的生活,人就算富裕,但也未必能安然居住。然而神知道人的顾虑,“你们若说:‘这第七年我们不耕种,也不收藏土产,吃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神说:“我必在第六年将我所命的福赐给你们,地便生三年的土产。第八年你们要耕种,也要吃陈粮;等到第九年出产收来的时候,你们还吃陈粮”。这是超过以色列人所求所想的预备!原来在第六年的时候,神赐给他们有三倍的收成,足够第七年的安息年,以及接下来的禧年,而且到了第九年还有陈粮可以吃!这样的神迹,只有相信神并顺服神的人才会经历到!这也让我们再次看见,如果神命令我们去做一件事情,祂必定会用丰盛的恩典伴随着。我们若肯凭信心去顺从神的吩咐,也必定会享受到神丰盛的恩典。因为神【知道我们的本体,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诗103:14),所以总是用爱来吸引我们追求祂、用恩典来带领我们走天路。
【地不可永卖,因为地是我的,你们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在你们所得为业的全地,也要准人将地赎回。你的弟兄(“弟兄”指本国人说。下同),若渐渐穷乏,卖了几分地业,他至近的亲属,就要来把弟兄所卖的赎回。若没有能给他赎回的,他自己渐渐富足,能够赎回,就要算出卖地的年数,把余剩年数的价值,还那买主,自己便归回自己的地业。倘若不能为自己得回所卖的,仍要存在买主的手里,直到禧年。到了禧年,地业要出买主的手,自己便归回自己的地业。人若卖城内的住宅,卖了以后,一年之内可以赎回。在一整年,必有赎回的权柄。若在一整年之内不赎回,这城内的房屋,就定准永归买主世世代代为业。在禧年也不得出买主的手。但房屋在无城墙的村庄里,要看如乡下的田地一样,可以赎回。到了禧年,都要出买主的手。然而利未人所得为业的城邑,其中的房屋,利未人可以随时赎回。若是一个利未人不将所卖的房屋赎回,是在所得为业的城内,到了禧年,就要出买主的手,因为利未人城邑的房屋,是他们在以色列人中的产业。只是他们各城郊野之地不可卖,因为是他们永远的产业。】这里是赎房地产的条例。因神是全地的主,祂把这地应许给人作产业,是让人学习做神的管家,并没有给人真正的所有权。因此“地不可永卖”,“到了禧年”还必须回到原来神所指定的管家手中。因为【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诗24:1)。人在神面前都“是客旅,是寄居的”,人就不可为了满足自己的无尽的欲望而贪婪榨取、积累财富。所以“在你们所得为业的全地,也要准人将地赎回”。若弟兄因穷乏卖了地业,他至近的亲属要赎回这地。如果没有人能给他赎回,就要等他自己渐渐富足,能以赎回,算出卖地的年数,把余剩年数的价值还买主。但如果这人一直无能力赎回,就要等到禧年,那地就要出买主的手,归还给卖主。因利未人的房屋是神所分配的产业,所以“可以随时赎回”。利未人可以卖城里的房子,但是不能卖“各城郊野之地”,因为这是神给“他们永远的产业”,神要用这些“郊野之地”不住地提醒他们:【我就是你的分,是你的产业。】(民18:21)人一次得着了神为产业,就能永远享用神。
【你的弟兄在你那里若渐渐贫穷,手中缺乏,你就要帮补他,使他与你同住,像外人和寄居的一样。不可向他取利,也不可向他多要,只要敬畏你的 神,使你的弟兄与你同住。你借钱给他,不可向他取利;借粮给他,也不可向他多要。我是耶和华你们的 神,曾领你们从埃及地出来,为要把迦南地赐给你们,要作你们的 神。】这里是借贷给穷人的条例。“你的弟兄在你那里若渐渐贫穷,手中缺乏,你就要帮补他”,神的百姓若欠债或渐渐贫穷,你就应该“帮补”他。【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 (约壹3:17)所以神的百姓借钱给贫穷的弟兄,目的是为了“帮补”,就“不可向他取利”。因为“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曾领你们从埃及地出来,为要把迦南地赐给你们,要作你们的神”。因此活在神恩典里的人,当弟兄有缺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和他一同分享自己所承受的恩典,“使你的弟兄与你同住”,成为【彼此相爱】(约13:34)的见证。一个敬畏神的人,不仅是一个能承受恩典的人,也是一个能流出恩典、分享恩典的人。
【你的弟兄若在你那里渐渐穷乏,将自己卖给你,不可叫他像奴仆服侍你。他要在你那里像雇工人和寄居的一样,要服侍你直到禧年。到了禧年,他和他儿女要离开你,一同出去归回本家,到他祖宗的地业那里去。因为他们是我的仆人,是我从埃及地领出来的,不可卖为奴仆。不可严严地辖管他,只要敬畏你的神。至于你的奴仆、婢女,可以从你四围的国中买。并且那寄居在你们中间的外人和他们的家属,在你们地上所生的,你们也可以从其中买人,他们要作你们的产业。你们要将他们遗留给你们的子孙为产业,要永远从他们中间拣出奴仆,只是你们的弟兄以色列人,你们不可严严地辖管。住在你那里的外人,或是寄居的,若渐渐富足,你的弟兄却渐渐穷乏,将自己卖给那外人,或是寄居的,或是外人的宗族,卖了以后,可以将他赎回。无论是他的弟兄,或伯叔,伯叔的儿子,本家的近支,都可以赎他。他自己若渐渐富足,也可以自赎。他要和买主计算,从卖自己的那年起,算到禧年,所卖的价值照着年数多少,好像工人每年的工价。若缺少的年数多,就要按着年数,从买价中偿还他的赎价。若到禧年只缺少几年,就要按着年数和买主计算,偿还他的赎价。他和买主同住,要像每年雇的工人,买主不可严严地辖管他。他若不这样被赎,到了禧年,要和他的儿女一同出去。因为以色列人都是我的仆人,是我从埃及地领出来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 神。】这里是买卖奴隶和赎回的条例。“你的弟兄若在你那里渐渐穷乏,将自己卖给你,不可叫他像奴仆服侍你”。卖身的以色列人是因为穷乏,所以“他要在你那里像雇工人和寄居的一样,要服侍你直到禧年。到了禧年,他和他儿女要离开你,一同出去归回本家,到他祖宗的地业那里去”。以色列人都是神的仆人,但神却没有禁止以色列人“将自己卖给那外人,或是寄居的,或是外人的宗族”,却命令“买主不可严严地辖管他”,并且允许以色列奴仆被“赎回”、“自赎”或在“禧年”得自由。赎价就接着到禧年的年数来计算。赎回这犹太人的亲属可以把他当作雇工人,直至禧年为止。若没有亲属把他赎回,到了禧年,他就自动恢复自由之身。神的百姓最多只能给人当六年奴仆,但外邦仆婢却要世世代代终生作奴仆,不能被赎,禧年也不能得自由。这预表不信主的外邦人将被隔绝在神的救恩之外,所以到了禧年也不能摆脱罪和死亡的辖制,【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来2:15)在本章中让我们看到神借着安息年和禧年的条例,以及其它的条例,表现出神那丰富的智慧与恩典。为此,愿我们都要感谢赞美神!并且都【应当称谢耶和华;因祂本为善,祂的慈爱永远长存!】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