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思
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思
【利1: 1-17】【耶和华从会幕中呼叫摩西,对他说……。】从今天开始要分享《利未记》,本书的作者是摩西,这是摩西五经的第三卷。《利未记》是出埃及记的延续,因为在出埃及记的末尾,记载了会幕被立起来,神的荣光充满了会幕,表明神进入了祂的居所。在利未记的起头,【耶和华从会幕中呼叫摩西】,向他说话。在整本圣经里,没有任何一卷书比《利未记》记载了更多神亲口说的话。神不只救赎祂的子民,并且神呼召他们来亲近祂自己。但在利未记11:45中神说:【我是把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耶和华,要作你们的神;所以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因为神是圣洁的,所以亲近祂的也必须是圣洁的,因此圣洁是利未记的主题。但人是有罪的、不洁的,如何能亲近神?神就在本书中解决这个问题,蒙救赎的人必须靠献祭和祭牲的血,由祭司代为赎罪,成为一个圣洁的人,这样才可以亲近神、敬拜神。希伯来书9:22说:【按着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所以罪的解决,是借着血。新约反复引用《利未记》,彼得引用了【你们要成为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彼前1:16)。保罗指出主耶稣就是那赎罪祭(罗8:3)、平安祭(罗5:10)、燔祭(弗5:2);希伯来书更是把《利未记》看作基督工作的预表,祂既是【大祭司】(来3:1),又是【更美的祭物】(来9:23)。而在旧约圣经里面,没有另外一本书,像《利未记》那样,把主耶稣的救赎工作预表的那么清楚、那么仔细,所以《利未记》非常重要,如果不读《利未记》,我们就没有办法真正读懂新约,因此我们就要好好地查考《利未记》这卷书。利未人是以色列十二支派之一,因利未人对神忠心 (出32:26),就被神拣选作为事奉神的支派 (申10:8)。所有的祭司都属于利未支派,他们的工作是协助料理会幕,并向百姓讲解律法。
本章记载献燔祭之条例,包括供物的种类与如何献燔祭。首先【耶和华从会幕中呼叫摩西,对他说:‘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中间若有人献供物给耶和华,要从牛群羊群中献牲畜为供物。】“耶和华从会幕中呼叫摩西,对他说”,表示那位以荣光充满会幕的神(出40:34~38),现在从会幕中呼叫摩西,“对他说:‘你晓谕以色列人说”,耶和华要借摩西把献祭的条例颁布给以色列人。“你们中间若有人献供物给耶和华”,“供物”就是供给神的礼物。“若有人献供物给耶和华”,表示献祭给神乃是自愿而非强迫,是个别而非群体。“要从牛群羊群中献牲畜为供物”,无论是献牲畜牛或羊,都是从自己财产中挑选出来献为供物。至于献什么样的祭牲,原则上依自己能力所及,但甘心献上的祭牲,才能蒙神悦纳。【他的供物若以牛为燔祭,就要在会幕门口献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牛,可以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他要按手在燔祭牲的头上,燔祭便蒙悦纳,为他赎罪。】“他的供物若以牛为燔祭”,“他”指献祭的人;“燔祭”指整个祭物须在祭坛上经过火烧,使馨香之气上升,全部献给神。“就要在会幕门口献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牛”,献给神的祭物必须是“没有残疾的”,神配得接受最好的供献。“可以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将无残疾的祭牲全然焚烧献给神,就蒙神悦纳。“他要按手在燔祭牲的头上”,“按手”表示献祭的人与所献的祭牲合而为一。“燔祭便蒙悦纳”,“蒙悦纳”就是蒙神喜悦。“为他赎罪”,就是他罪在神眼前被遮盖,使神不再看见献祭之人的罪。这是预表基督,【知道你们得赎,脱去你们祖宗所传流虚妄的行为,不是凭着能坏的金银等物,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前1:18-19)
【他要在耶和华面前宰公牛;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要奉上血,把血洒在会幕门口、坛的周围。那人要剥去燔祭牲的皮,把燔祭牲切成块子。】“他要在耶和华面前宰公牛”,指献祭的人在燔祭坛前宰杀公牛。“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要奉上血”,因血中有生命,故能够赎罪(17:11)。“把血洒在会幕门口、坛的周围”,“坛”指燔祭坛,它放置在会幕近门口之,祭牲的血洒在燔祭坛的四周。这里明确指出,宰杀祭牲是献祭之人的工作,而奉上血和洒血则是祭司的工作。“那人要剥去燔祭牲的皮”,献祭的人要剥下燔祭牲的皮,“把燔祭牲切成块子”,表示把祭物所有部分献给神。为了除罪人要献祭给神,必须献牲畜为供物,因为献祭牲必会流血,流血有赎罪的意义。【祭司亚伦的子孙要把火放在坛上,把柴摆在火上。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要把肉块和头并脂油摆在坛上火的柴上。但燔祭的脏腑与腿要用水洗。祭司就要把一切全烧在坛上,当作燔祭,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祭司亚伦的子孙要把火放在坛上,把柴摆在火上”,祭司的职责之一,就是点燃燔祭坛的火,并添加柴使坛上的火持续燃烧。“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要把肉块和头并脂油摆在坛上火的柴上”,祭司的另一职责,便是将宰杀过的祭牲分别放在祭坛上焚烧。“但燔祭的脏腑与腿要用水洗”,燔祭牲的内脏和腿部在焚烧之前,必须先用水洗过。“祭司就要把一切全烧在坛上,当作燔祭”,燔祭牲宰杀并处里后的各部位,全部交由祭司将它们完全焚烧在坛上。“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馨香的火祭”,是指这祭在神面前被看为【极美的香气,为神所收纳、所喜悦的祭物】(腓4:18),正如【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神。】(弗5:2)
【人的供物若以绵羊或山羊为燔祭,就要献上没有残疾的公羊。要把羊宰于坛的北边,在耶和华面前;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要把羊血洒在坛的周围。要把燔祭牲切成块子,连头和脂油,祭司就要摆在坛上火的柴上;但脏腑与腿要用水洗,祭司就要全然奉献,烧在坛上。这是燔祭,是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这里所献的“燔祭”,是“没有残疾的公羊”,这和“没有残疾的公牛”一样,只是献祭的人经济能力不同。不管是“公羊”还是“公牛”,神所看重的都是献祭之人的心,【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祂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上15:22)【人奉给耶和华的供物,若以鸟为燔祭,就要献斑鸠或是雏鸽为供物。祭司要把鸟拿到坛前,揪下头来,把鸟烧在坛上;鸟的血要流在坛的旁边;又要把鸟的嗉子和脏物(脏物:或译翎毛)除掉,丢在坛的东边倒灰的地方。要拿着鸟的两个翅膀,把鸟撕开,只是不可撕断;祭司要在坛上、在火的柴上焚烧。这是燔祭,是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人奉给耶和华的供物,若以鸟为燔祭,就要献斑鸠或是雏鸽为供物”,这里所献的“燔祭”,是“斑鸠或是雏鸽”,这是贫穷人的祭物(5:7)。“祭司要把鸟拿到坛前,揪下头来,把鸟烧在坛上;鸟的血要流在坛的旁边”。牛或羊需要献祭者自己亲手宰杀,但因鸟的血量很少,所以需要由熟练的祭司宰杀,祭司要把它的头揪下来,把血挤出,流在坛的旁边。“又要把鸟的嗉子和脏物除掉,丢在坛的东边倒灰的地方”,鸟的“嗉子和脏物”,不是用水洗,而是直接倒掉。“坛的东边”就是祭坛的正前方,离外院门口最近的地方,大概方便清理。“要拿着鸟的两个翅膀,把鸟撕开,只是不可撕断”,“把鸟撕开”相当于把祭牲切成块子。“不可撕断”就是不可将鸟劈开。“祭司要在坛上、在火的柴上焚烧。这是燔祭,是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穷人只需要提供鸟,但他们已尽了最大的努力,这是神所悦纳的,所以“是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因为神所看重的是人的心,而不是祭牲的贵贱。今天我们即使是一无所有,愿我们也要【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来13:15)阿们!
<神从会幕中呼叫摩西>
读经【利1: 1-2】【耶和华从会幕中呼叫摩西,对他说:'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中间若有人献供物给耶和华,要从牛群羊群中,献牲畜为供物。】在利未记第一章的这段经文中记载了,当会幕建造完成,被立起来之后,百姓与神相会的地方已经预备好了,在此【耶和华从会幕中呼叫摩西,对他说:'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中间若有人献供物给耶和华,要从牛群羊群中,献牲畜为供物。】“耶和华从会幕中呼叫摩西”,因为《出埃及记》以会幕的落成作结束,《利未记》就以会幕的启用作为开始。之前因会幕还没有建造好,神要和摩西说话,就叫他上西乃山的山顶上去,现在神是从会幕中呼叫摩西对他说话,这和以前的情况大不相同。之前神在启示约柜的时候对摩西说:【我要在那里与你相会,又要从法柜施恩座上二基路伯中间,和你说我所要吩咐你传给以色列人的一切事。】(出25:22)现在“耶和华从会幕中呼叫摩西,对他说:'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中间若有人献供物给耶和华,要从牛群羊群中,献牲畜为供物”。这里神吩咐摩西去“晓谕以色列人”的事情,就是有关献祭的条例。所以《利未记》的头一大段内容,就详细写下了五种祭礼的条例,首先是“燔祭”、然后是“素祭”、“平安祭”、“赎罪祭”和“赎愆祭”。这五种祭预表基督的所是和所作,保罗说:【正如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神。】(弗5:2)这显明旧约的祭祀是预表基督。在旧约时代,献祭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献祭是人跟神之间交通的唯一途径。神没有亲自晓谕以色列人,因为摩西是神和以色列人中间的中保(申5:24-27)。神也没有将献祭的条例先晓谕祭司,乃是叫摩西晓谕以色列众人,因为这些献祭条例与百姓有特别的关系。所以百姓要明白他们的责任,正如祭司要正确地履行职务,二者同样重要。“会幕”的建造要根据山上的样式,“会幕”的使用也要根据神的指示,才能正确地发表神的心意,因此献祭必须严格的按照神的条例来进行。
过去耶和华籍摩西“晓谕以色列人”,现在神【就在这末世借着祂儿子晓谕我们。】今天神既是借着祂儿子晓谕我们,我们就要听基督的话。所以信徒无论是读旧约或新约,都必须读出圣经里面的基督,而得着生命的供应。在旧约时代,神为百姓预备罪得赦免的方法就是献祭,所以祭牲象征性地代表,为人的罪受刑,在整个旧约时代,一直都如此行。在新约时代,基督的死成为最后的献祭,希伯来书7:27说:【祂不像那些大祭司,每日必须先为自己的罪,后为百姓的罪献祭;因为祂只一次将自己献上,就把这事成全了。】因为主耶稣自己是【更美的祭物】(来9:23),又是那【慈悲忠信的大祭司】(来2:17),所以祂“一次将自己献上”,就成全了神救赎的旨意,从此就不再需要以祭牲来献祭了。现在每一个人都可以单单因着悔改信耶稣,就可领受祂的赦罪,免去罪的刑罚。“若有人献供物给耶和华,要从牛群羊群中献牲畜为供物”,表明五种祭都必须是甘心乐意的,都是从自己财产中挑选出来献为供物。至于献什么样的祭牲,则视献祭之人的财力而定,但必须是甘心乐意的,这样才能蒙神悦纳。因此蒙神救赎的以色列民就要“献供物给耶和华,要从牛群羊群中,献牲畜为供物”。但愿我们今天都要:【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阿们!
<献燔祭的条例>
读经【利1: 3-17】【他的供物若以牛为燔祭,就要在会幕门口献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牛,可以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他要按手在燔祭牲的头上,燔祭便蒙悦纳,为他赎罪……。】在利未记第一章的这段经文中记载了,神籍摩西晓谕以色列人献燔祭的条例,就是神对以色列人献燔祭的要求和其中所流露出来的心意。燔祭是献给神的供物,表达的是人向神甘心乐意的奉献和渴慕亲近神,以及祈求神赦罪。
【他的供物若以牛为燔祭,就要在会幕门口献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牛,可以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他要按手在燔祭牲的头上,燔祭便蒙悦纳,为他赎罪。他要在耶和华面前宰公牛;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要奉上血,把血洒在会幕门口坛的周围。那人要剥去燔祭牲的皮,把燔祭牲切成块子。祭司亚伦的子孙,要把火放在坛上,把柴摆在火上。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要把肉块和头并脂油,摆在坛上火的柴上。但燔祭的脏腑与腿,要用水洗,祭司就要把一切全烧在坛上,当作燔祭,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他的供物若以牛为燔祭,就要在会幕门口献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牛,可以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这是以献牛为燔祭,献祭的人牵祭牲到会幕门口,表示自己甘心乐意的献这祭给神,也是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的罪,这是人亲近神的途径。但神对人所献的祭物之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人所献的祭牲必须是“没有残疾的”,就是所献的祭牲是把自己最好的献给神,就“可以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我们若把次好的、不要的物品送给神,就是【藐视】神的名(玛1:7),神不但不接纳,反而宣告【这人是可咒诅的】(玛1:14)。“燔祭”是“没有残疾的公牛”,预表【基督借着永远的灵, 将自己无暇无疵献给神】(来9:14)。“可以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神不但悦纳所献的祭,也悦纳献祭的人。献燔祭的人“要按手在燔祭牲的头上,燔祭便蒙悦纳,为他赎罪”。“为他赎罪”不是为了赎具体的罪,而是因着燔祭牲的“蒙悦纳”,在神面前“遮盖”了人的罪性。
我们【从前与神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祂为敌】(西1:21),但现在神借着【更美的祭物】基督,叫我们能与神和好。“他要在耶和华面前宰公牛;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要奉上血,把血洒在会幕门口坛的周围”。为了除罪人必须献牲畜为供物,因为献祭牲必会流血,【因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这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因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赎罪。】(17:11)献燔祭的人又“要在耶和华面前宰公牛”,就是把祭牲宰了。“亚伦子孙”是神特别膏立的祭司,他们的工作就是替百姓在神面前献祭,并“要奉上血,把血洒在会幕门口坛的周围”。就是把祭牲的血献在神面前,使献祭的人在神面前得到饶恕,若不把血献在神面前,罪就不能得到神的饶恕,因为【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来9:22)这血象征了基督将生命倾倒在神面前,使我们能【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来10:19)。“那人要剥去燔祭牲的皮”,燔祭要剥皮,但是剥下的皮并不献在祭坛上,乃是归给祭司(7:8)。“把燔祭牲切成块子”,这样才能完全敞开,比较容易烧成灰烬。“祭司亚伦的子孙,要把火放在坛上,把柴摆在火上。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要把肉块和头并脂油,摆在坛上火的柴上”。“燔祭”是将整个祭物放在祭坛上经过火烧,全部献给神,预表基督完整无保留的献给神。“但燔祭的脏腑与腿,要用水洗”,用水清洗内脏与腿,使所献上的祭物洁净。“祭司就要把一切全烧在坛上,当作燔祭,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馨香的火祭”,就是祭司把这一切全烧在坛上,不仅是烧了,而且把里面的香味烧出来,变成馨香之气上升,蒙神悦纳。正如【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神】(弗5:2),成就了十字架上的完全的救恩。
【人的供物若以绵羊或山羊为燔祭,就要献上没有残疾的公羊。要把羊宰于坛的北边,在耶和华面前;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要把羊血洒在坛的周围。要把燔祭牲切成块子,连头和脂油,祭司就要摆在坛上火的柴上。但脏腑与腿要用水洗,祭司就要全然奉献烧在坛上。这是燔祭,是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人的供物若以绵羊或山羊为燔祭,就要献上没有残疾的公羊”。这是以献“绵羊或山羊”为燔祭,这和献公牛为燔祭是一样,供物的种类是看献祭者的家境而定,富者可献牛,中等家庭可献羊,但神对献羊的要求也是“没有残疾的”。“要把羊宰于坛的北边”,宰牲的地点是在坛的北边,就是“在耶和华面前”。【人奉给耶和华的供物,若以鸟为燔祭,就要献斑鸠或是雏鸽为供物。祭司要把鸟拿到坛前,揪下头来,把鸟烧在坛上,鸟的血要流在坛的旁边。又要把鸟的嗉子和脏物除掉(“脏物”或作“翎毛”),丢在坛的东边倒灰的地方。要拿着鸟的两个翅膀,把鸟撕开,只是不可撕断,祭司要在坛上、在火的柴上焚烧。这是燔祭,是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人奉给耶和华的供物,若以鸟为燔祭,就要献斑鸠或是雏鸽为供物”。这是以献“鸟”为燔祭”,神允许那些贫穷的人可以把鸟烧于祭坛上,表示神并不轻看贫穷者的小小奉献。献鸟时当除去“嗉子和脏物”,这表示要以清洁的心灵来事奉神。“祭司要在坛上、在火的柴上焚烧。这是燔祭,是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斑鸠和雏鸽都能够成为馨香的火祭,这表示凡乐意捐献的,都能成为极美的馨香之祭,得蒙神的悦纳。燔祭可以用公牛、公羊、斑鸠或雏鸽,但共同之处是要流它们的血,然后完全的焚烧归给神。所以“燔祭”,又叫“馨香的火祭”,是把整个祭牲“一切全烧在坛上”献给神。“燔祭”的功用是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预表因着基督【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给神】(弗5:2),使蒙神拣选的罪人能在神面前“蒙悦纳”。人要事奉神,与神相交,首先要解决的是罪的问题,所以利未记从献祭赎罪开始。“燔祭”是对一般性的罪所付上的代价,必须是甘心自愿的,是向神完全的献身,预表了无罪的耶稣基督为我们在十字架上所献上的。神赐下祂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为我的罪成了挽回祭,使我借着祂可以与祢和好。罗马书3:25说:【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祂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因此基督所成功的救恩,我们的罪完全被赦免了,利未记中提到的五种献祭的条例都不再需要了,这是神极大的恩典!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感谢赞美主!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