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思
【来3: 1-19】【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啊,你们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在希伯来书第三章中,作者论证耶稣超越摩西,而他首先提醒信徒说:【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啊,你们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啊”,信徒都是“同蒙天召”的,就是都是同蒙神的恩召。“圣洁弟兄”,是指信徒不单拥有分别为圣的地位,并且具有分别为圣的生命,所以“圣洁弟兄”,不仅是一种的尊称,更应是我们必须有的经历。信徒既然领受了属天的生命,就“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这“应当”是命令的语气。“思想”,表示要集中专注在这件事上。这样“思想”耶稣的结果,必然会使我们认识祂比一切更超越。“我们所认为”,意思是我们所承认、所相信的。“使者”,是指耶稣基督是受神任命的使者,祂是那最高的使者,一切奉差遣作使者的人都从祂而出。“大祭司”,指主耶稣作神人之间的中保。主耶稣是使者,又是大祭司,祂作神人两面的中保,为要尽从神所托付的职事,把我们信徒带到完全的地步,并将一切靠祂进到神面前的人拯救到底(来7:25)。【祂为那设立祂的尽忠,如同摩西在神的全家尽忠一样。】从这里开始,作者就讲到基督超越摩西。“祂为那设立祂的尽忠”,“祂”就是耶稣。“那设立祂的”,就是神,神在万古以先就立了祂(来1:2),当祂降世为人时再确立了祂(路2:26),又在祂复活升天时立祂为主为基督(徒2:36)。“尽忠”,指祂以天父的事为念(路2:48),凡事照父的意思,不照自己的意思(太26:39)。“如同摩西在神的全家尽忠一样”,“如同”用来比较耶稣和摩西。摩西虽然也与基督一样为“神的全家尽忠”,而摩西的“全家”只限于旧约的以色列人,但基督的“全家”乃是包括古今中外的普世教会。摩西是在“仆人”的地位上“,在神的全家尽忠”(民12:7),而基督是在儿子的地位上尽忠,所以【祂比摩西算是更配多得荣耀,好像建造房屋的比房屋更尊荣;】“祂”指耶稣基督,“比摩西”,就是在两者之间作一比较,结果是基督“比摩西算是更配多得荣耀”。这就“好像建造房屋的比房屋更尊荣”,房屋不过是一个工程,建造房屋的乃是工程师,房屋工程之宏美,是显出工程师作为的伟大。所以如果“房屋”有尊荣,则建造房屋的人当然更尊荣。摩西虽然是旧约最伟大的以色列人领袖,曾经把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又把神的律法晓谕他们,也行了许多神迹。但摩西不过是受造者,而基督却是创造者,所以建造房屋的基督,比那是房屋的摩西更尊荣。
【因为房屋都必有人建造,但建造万物的就是神。】“因为”是解释,“房屋”和“建造房屋的”为何不一样。因为房屋本身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必定有人在那里建造,“但建造万物的就是神”。这是说明创造者和受造之物不能混为一谈。摩西不过是神所创造的人,但耶稣基督就是神,人无论怎样有才能,仍是人而已,与神相去甚远,这样摩西当然远不及基督了。【摩西为仆人,在神的全家诚然尽忠,为要证明将来必传说的事。但基督为儿子,治理神的家;我们若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便是祂的家了。】“摩西为仆人,在神的全家诚然尽忠”,这是引自民数记12:7。“仆人”在此用来和“儿子”作对比,这个对比也说出耶稣比摩西更配多得荣耀。摩西是神的仆人,所以他只是站在仆人的地位上“向神的全家尽忠”,“但基督为儿子,治理神的家”,“神的家”,指永生神的教会(提前3:15)。教会在表面上是由工人、长老和执事们在治理,实际上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透过人在治理,因为教会的元首是耶稣基督(西1:17-18)。摩西的事奉是“为将来要谈论的事作证”,就是预备和见证“儿子”的工作,所以主耶稣说:【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约5:39),【你们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为他书上有指着我写的话。】(约5:46)。“我们若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便是祂的家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是指信福音的盼望和胆量,这样的盼望和胆量是可夸的,是我们所当坚持到底的。“便是祂的家了“,是指能“坚持到底”的人,就成为祂家中的一员。对于那些正在受逼迫的犹太信徒而言,是否“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最能显明他们是否有真实的信心。因此作者要他们坚守所信的基督,也盼望他们对基督有更多的认识,唯有如此,才能“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他们“便是祂的家了”。我们今天也要更多的认识基督,并要坚定的信靠祂,还要“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我们便是神的家了!
【圣灵有话说:‘你们今日若听祂的话,就不可硬着心,像在旷野惹祂发怒、试探祂的时候一样。在那里,你们的祖宗试我探我,并且观看我的作为有四十年之久。所以,我厌烦那世代的人,说:’他们心里常常迷糊,竟不晓得我的作为!‘我就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这里作者以以色列人在旷野失败的例子来警告当日的犹太信徒,同样也是警告今日的信徒“不可硬着心”。“圣灵有话说”,是指圣经上的话就是圣灵的话。“你们今日若听祂的话”,“今日”,是指还活在世上的日子。“若”字表示,我们有可能听祂的话,也有可能不听祂的话,其决定权在乎我们自己。“就不可硬着心”,“硬着心”,就是心里顽固,不让神的话在心中产生作用,不顺从神。“像在旷野惹祂发怒、试探祂的时候一样”,神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为奴之地,而当他们经过红海,进入旷野时,就在汛的旷野利非订发怨言,表面上是因为缺水(出17:1-3),实际上是“不信”,质疑神的护理和良善,所以惹神发怒。“在那里,你们的祖宗试我探我”,“在那里”,就是在旷野中。“你们的祖宗”,指以色列人的祖宗,就是摩西从埃及地带出来的那些人。按民数记14:22说,他们一共十次试探神,这十次的试探都是由于不信和体贴肉体。“并且观看我的作为有四十年之久”,他们一面观看神的大作为,一面得罪神,试探神,不但出埃及的头两年是这样,以后受管教的三十八年中仍没有改变。“所以,我厌烦那世代的人”,是指倒毙在旷野的那一世代以色列人。“说:‘他们心里常常迷糊,竟不晓得我的作为!’” “常常”,指他们继续不断地犯错,并非偶尔犯一次。“迷糊”,指完全失去分辨的能力。“不晓得”,指根本一点也不认识。神的作为对以色列人本是很清楚的,因神为他们行了许多的神迹,这是当时所有的以色列人都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可是他们的心却迷糊到一个地步,观看神的作为有四十年之久,竟然不晓得神的作为。所以神“就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神“在怒中起誓说”,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宣告。“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断不可”,是一个非常决断的用字。“进入我的安息”,指进入迦南“安息地”(申12:9)。
因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宣告,所以作者就劝勉信徒:【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把永生神离弃了。】“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就是要他们小心避免犯下旧约以色列人的错误。“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免得”,这是本书劝勉的话中一再使用的词。“你们中间或有人”,指信徒中间有些人,这表示当日以色列人所犯的错误,现今在信徒们中间亦有人可能重蹈覆辙,“存着不信的恶心,把永生神离弃了”。若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必导致“离弃永生神”,这是作者特别强调要谨慎的。一个不信神的人,他的内心是邪恶的,是败坏的,是充满世俗和邪恶的思想的,这情况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不只限于不信耶稣的人,也包括信了耶稣的人,所以我们要谨慎,免得自己成为其中的一个。因此作者进而勉励信徒:【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即还活在世上的时候,总要“天天彼此相劝”。“相劝”,指提醒、劝告和勉励,目的就是:“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这是作者担心他们中间发生的事,事先忠告他们严重的后果。我们也当把“天天彼此相劝”的忠告,应用到今天的时代,因为人的罪性和撒但的试探从来没有变过。我们“天天”都有可能“被罪迷惑”,如果不活在彼此相交的团契里,更容易自我感觉良好,渐渐就习以为常,“心里就刚硬了”。“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起初”,是指起初真实的信心,与“不信的恶心”成对比。“确实的信心”,指坚决有把握的信心,在任何攻击之下都不屈服。我们若能将这样的信心“坚持到底”,就证明这是神所赐真实的信心。“就在基督里有分了”,在此特指享受在基督里的安息。【经上说:‘你们今日若听祂的话,就不可硬着心,像惹祂发怒的日子一样。’】这节圣经在上面已经引用过,这样重复引用,显明这警告性的话是信徒所当重视的。这也是告诉我们,神在已往曾经在旷野向那些不信从祂的以色列人发过怒,在末后神也要向那些背逆祂的人发怒(罗2:4-5),但在今日神仍等候我们听从祂的话。我们既看见已往许多先例,以及关于将来的许多警告,就不可硬着心,而是要听从祂的话。
【那时,听见祂话惹祂发怒的是谁呢?岂不是跟着摩西从埃及出来的众人吗?神四十年之久,又厌烦谁呢?岂不是那些犯罪、尸首倒在旷野的人吗?又向谁起誓,不容他们进入祂的安息呢?岂不是向那些不信从的人吗?这样看来,他们不能进入安息是因为不信的缘故了。】作者在此提出了几个问题,然后都用“岂不是”来回答。“那时,听见祂话惹祂发怒的是谁呢?”然后作者说:“岂不是跟着摩西从埃及出来的众人吗?”神借摩西所领出埃及的以色列人。神的救恩不仅要救他们“从埃及出来”,更要带他们进入迦南地。而出了埃及却不能进迦南的人,一生停留在旷野里没有安息。“神四十年之久,又厌烦谁呢?岂不是那些犯罪、尸首倒在旷野的人吗?”“四十年之久”,表示以色列民在绕行旷野这整个四十年期间,一直在背叛神。“尸首倒在旷野”,指这些人没能进入迦南的安息,也表明背叛神的后果是可怕的。“又向谁起誓,不容他们进入祂的安息呢?岂不是向那些不信从的人吗?这样看来,他们不能进入安息是因为不信的缘故了”。这“不信从”,是以外面的行动表达里面的“不信”,这就是犯罪。以色列人虽然出了埃及,却没有进入迦南,即没有进入“祂的安息”,最大的原因是由于“不信”。因他们的眼睛只看当前路程的艰难,不信神的应许能够兑现,不信神能带领他们经过这艰难的旷野进入迦南。因为以色列人的不信,所以他们这一代的人都不能进安息,神惩罚他们要在旷野多走四十年,直到这叛逆的一代全都死在旷野。今天在信徒的生命中所存在着的危险是,虽然我们口里说信神,但是我们在实际的生活中,却显示出我们的不信。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以以色列人的失败为鉴戒,不再重蹈他们的覆辙,我们要“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这样我们“就在基督里有分了”!阿们!
<基督超越摩西>
读经【来3: 1-6】【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啊,你们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在希伯来书第三章的这段经文中,作者讲到基督超越摩西,之前他提醒信徒:【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啊,你们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就是同蒙属天的恩召,同蒙主耶稣基督宝血救赎的圣徒。既然信徒都是同蒙神的恩召,又有圣洁的尊贵地位,作者就提醒他们:“你们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而“思想”耶稣,就是照着圣经对祂的完备启示来认识祂和相信祂。圣经告诉我们,神【在这末世借着祂儿子晓谕我们,又早已立祂为承受万有的;也曾借着祂创造诸世界。祂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常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他洗净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凭着启示,我们也知道祂【为人人尝了死味。原来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并且祂【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祂【在神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挽回祭。】当我们这样“思想”耶稣的时候,必会使我们知道祂比一切更超越,也会使我们信心的根基,深深地扎在耶稣里。而且我们越思想祂和祂所作成的,就越有胆量而不至灰心,因此思想耶稣,这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作者还告诉我们,我们所“应当思想”的耶稣是“使者”,是“大祭司”。主耶稣是神照着祂永恒的旨意,差派到世上来的“使者”,将神的启示完全晓谕我们。主耶稣又是“大祭司”,祂作神人之间的中保,为要尽从神所托付的职事,把我们信徒带到完全的地步。当我们这样“思想”耶稣时,不但坚固了我们对耶稣的认信,也激发起我们对基督真实的爱心。可是今天有许多信徒很少去思想耶稣,最多只是情绪化地感受耶稣,就如在顺境中,他们会说耶稣对我真好。而面临试炼,落在各种难处中的时候,他们就会问神在哪里?耶稣怎么不来帮助我?甚至有些人最后放弃了信仰,这就是因为他们很少或根本没有思想耶稣。今天我们活在地上,常会遭遇各种变幻莫测的环境,包括各种人事物,叫我们无所适从。因此我们就应当思想耶稣,这样就不会使我们停留在情绪与感受中,而是能靠祂胜过一切。因此圣经在这里命令我们:“你们应当思想耶稣”,圣经既然如此命令,每一位“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都要专注地思想耶稣,这会使我们生命的根,扎在至圣的真道里!
接著作者就讲到基督超越摩西:【祂为那设立他的尽忠,如同摩西在神的全家尽忠一样。祂比摩西算是更配多得荣耀,好像建造房屋的比房屋更尊荣。因为房屋都必有人建造,但建造万物的就是神。】摩西是以色列人的第一个大领袖,是神在律法时代所兴起的第一个仆人,在以色列人心目中占崇高的地位。所以作者在证明基督比众先知和天使更超越之后,就将基督和以色列人的领袖摩西来对比,要证明基督比摩西更超越。这样的能使当时的犹太信徒,不至因摩西与基督有某些相似的地方,而误以为摩西几乎可以及得上基督。作者在此首先以基督的“尽忠”,与摩西的“尽忠”作比较,“祂为那设立他的尽忠,如同摩西在神的全家尽忠一样”。耶稣基督是“为那设立祂的尽忠”,设立祂的就是神。摩西也是神所设立的(撒上12:6),但神设立摩西是在“神的全家尽忠”,这“全家”只限于旧约的以色列人。而基督的“全家”乃是包括古今中外的普世教会。因此神的儿子耶稣基督远远超越神的仆人摩西。所以作者说:“祂比摩西算是更配多得荣耀,好像建造房屋的比房屋更尊荣”。摩西不过是“房屋”,他虽然是旧约最伟大的以色列人领袖,曾经把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又把神的律法晓谕他们,也行了许多神迹,又是世上最谦和的人。但摩西不过是被建造的房屋,是神所创造的人。但基督是房屋的建造者,是造物主,祂就是神,所以说基督比摩西更配多得荣耀。作者又说:“因为房屋都必有人建造”,因为房屋不会无中生有,一定有人设计、有人建造,“但建造万物的就是神”。这是告诉信徒,为何耶稣基督的位份与尊荣高过摩西,因为万物都是神借着耶稣基督创造的,因此基督超越摩西。而当时的犹太信徒非常崇敬摩西,误以为摩西几乎可以及得上基督。今天也有一些人常常高举神所重用的仆人过于基督,他们的眼光定睛在这些大有恩赐的神的仆人身上,过于在主耶稣的身上。信徒固然该敬重神的仆人,但无论他们做了多少的大事工,他们仍然只是神的仆人,只是器皿,真正配得荣耀、应该被高举的,只有耶稣基督!
接著作者说:【摩西为仆人,在神的全家诚然尽忠,为要证明将来必传说的事。但基督为儿子,治理神的家;】摩西是神的仆人,但耶稣基督乃是神的儿子。摩西虽然为神的全家尽忠,但只是站在仆人的地位上尽忠。“但基督为儿子,治理神的家”。基督是以儿子的身份,“治理神的家”。“神的全家”是指以色列人,而“神的家”是指所有信靠耶稣基督的人所组成的,这家就是教会,是永生神的家,所有信靠神、领受耶稣基督救赎恩典的人,都是神的家人。并且摩西如此在神的全家尽忠,乃是要“证明将来必传说的事”,这“将来必传说的事”,是指基督和祂大能的福音。摩西那样尽忠为神管理百姓,把神的律法晓谕教导他们,他所尽忠所教导以色列人的一切事,都是预表,为证明那以后要来的基督,将要如何拯救、教导祂的百姓,治理神的全家。所以摩西的尽忠,是预表那真正配治理神全家的基督。作者又说:【我们若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便是祂的家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是指信福音的盼望和胆量。福音使我们有荣耀和存在天上的盼望,但这也要我们有勇敢顺服神旨的胆量。魔鬼常用惧怕与胆怯使人不敢接受福音,或不敢传讲福音,所以圣经说到那些胆怯和不信的,都是被丢在火湖里的人(启21:8)。但我们满有信心的盼望和胆量是可夸的,是我们所当坚持到底的。如果我们不能把“所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我们就不是“祂的家了”。我们若坚持这种信福音的盼望和胆量到底,就是神的家人了。而作者在这里作的这些对比,就是要说出,基督超越摩西!为此,愿我们今天不但要“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我们还要认识基督超越摩西,这样我们对主耶稣的信心就会更加坚固!阿们!
<信徒不可硬着心>
读经【来3: 7-19】【圣灵有话说:‘你们今日若听祂的话,就不可硬着心,像在旷野惹祂发怒、试探祂的时候一样……。】在希伯来书第三章的这段经文中,希伯来书的作者以以色列民在旷野悖逆神的历史,来警告信徒不可硬着心,不要重蹈以色列人祖先的覆辙。作者说:【圣灵有话说:‘你们今日若听祂的话,就不可硬着心,像在旷野惹祂发怒、试探祂的时候一样。在那里,你们的祖宗试我探我,并且观看我的作为有四十年之久。所以,我厌烦那世代的人,说:’他们心里常常迷糊,竟不晓得我的作为!‘我就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作者在此引用旧约经文,是“圣灵有话说”,表明圣经上的话就是圣灵的话。此段话的内容出自诗篇95:7-11,这是大卫的话。但这些圣灵所说的话不但是警诫大卫时代的以色列人,也同样警诫当时的信徒,以及今日的信徒。接著作者就以“你们今日若听祂的话,就不可硬着心,像在旷野惹祂发怒、试探祂的时候一样…”,引出以色列人历史的教训。在神的救恩历史中,以色列人常硬着心悖逆神,不听神的话。而希伯来书的受信人,当时面临着背道的危机,所以作者警告他们不要效法那些人。同样这也是警告今日的信徒,不要像以色列的祖先那样,存刚硬的心抵挡神,而是要听从神的话。因此圣灵的话有永久的作用,祂的话常常是“今日”的,今日圣灵不但借着众神仆说了圣经的话,也借着圣经,在凡事上,在信徒心中说话(约壹2:27),所以信徒必须时常留意圣灵向我们所说的话。“今日”也表明,神的宽容和忍耐,所以“今日”我们若肯听祂的话仍然不迟。因此我们就要从今日开始“听祂的话,就不可硬着心”。“硬着心”,就是指人心里顽固,不让神的话在心中产生作用,甚至敌挡神的话,跟神的话背道而驰,这是非常危险的。
“像在旷野惹祂发怒、试探祂的时候一样”,以色列人虽已出了埃及,却在旷野中充满各种的失败和怨言,所以说他们在旷野惹神发怒、试探神。因此耶和华神亲自警告祂的子民:“在那里,你们的祖宗试我探我,并且观看我的作为有四十年之久。所以我厌烦那世代的人,‘他们心里常常迷糊,竟不晓得我的作为!’我就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以色列人在旷野四十年之久,他们一面观看神的大作为,一面却得罪神,试探神。许多人以没有看见神的作为为不信的理由,但以色列人的经历证明,不信的恶心若没有除去,即使观看神的作为四十年之久,仍然试探神。这“试我探我”,特指玛撒和米利巴的事件,因希伯来文玛撒意即试探,米利巴意即争闹,有触怒之意。这两次的事件各记于出埃及记17:1-7,民数记20:1-13。第一次是他们出埃及走旷野路程时,为没有水喝与摩西争闹,第二次他们在旷野飘流近四十年后,再次为没有水喝与摩西争闹。所以这两次争闹可以代表他们整个旷野行程中的失败,从开始到末了都是试探和触怒神。“所以我厌烦那世代的人,说:‘他们心里常常迷糊,竟不晓得我的作为!’”“厌烦那世代的人”,就是神对悖逆的百姓极其忿怒,非常厌恶。因为神在四十年中,为他们行了许多的神迹,就如为他们降下吗哪,使磐石出水,为他们战胜亚玛力人…,这些事当时所有的以色列人都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可是他们却迷糊到一个地步,观看神的作为有四十年之久,竟然不晓得神的作为。他们因为体贴肉欲和存着不信的恶心的缘故,以致他们对神的作为“心里常常迷糊”。因此神“就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这表示迦南是预表神的安息。以色列人不得进入迦南,进入神的安息,因为他们背叛神,没有听从神的话,以至于神起誓说他们断不能进入祂的“安息”。希伯来书的作者在这里,引证以色列人在旷野的失败,就是要作为信徒的鉴戒。我们既有前车可鉴,仍蹈前人的覆辙,就无可原谅了!因此今天如果你还是硬着心,不听神的话,不肯顺服神,甚至抱怨神、试探神,你也不能进入神的安息!因此我们都要领受作者对我们的警告,不可再硬着心,并要看到硬着心的危险和后果,就不要重蹈以色列民的覆辙。我们要听神的话,要信靠顺服神,这样我们就能进入神所赐的安息!
作者在讲了以色列的历史教训后,他就对那时的信徒,也包括今天的信徒说:【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把永生神离弃了。】这里“你们要谨慎”是一个警告,这个警告是针对那些想退回到犹太教的犹太信徒。若他们中间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必导致“离弃永生神”,这是作者特别要他们谨慎的。一个不信神的人,他的内心是邪恶的,是败坏的,是充满世俗和邪恶的思想的,这情况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不只限于不信耶稣的人,也包括信了耶稣的人,所以我们都要谨慎,免得自己成为其中的一个。因此作者进而说:【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趁着还有今日”,“今日”不但是罪人听信福音的机会,也是信徒彼此相劝的机会。“今日”也是主迟延未到的时候,信徒仍可以相劝相爱,若到了天上就没有相劝的必要了。因为天上既没有试探和罪恶的迷惑,当然也不须要像今日这样相劝,所以信徒应当趁着还有今日过相劝的生活。而信徒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劝诫,不是作一次就可以了,乃是要经常的、天天的,因为我们天天都有可能跌倒,天天都可能受罪的迷惑。但相劝是彼此的,因为任何人都需要弟兄的鼓励劝诫。虽然在弟兄中会有比较刚强的人,但没有绝对刚强的人,也没有不会失败的人。所以没有人可以因自己信主的年日比别人长久,在教会中的地位比别人高或恩赐比别人长进,就可以自高自大,不受劝告。因任何人都可能受罪的迷惑,所以都须要谨慎,要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被罪迷惑”,就是觉得罪中有快乐、有好处,并且叫人认为犯罪不要紧,因此继续去犯。这就是被罪迷惑,以至心越来越硬,这是作者担心在信徒中间发生的事,所以事先警告他们。
但作者说:【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份了。】这是对已有确实信心的人的慰勉话。作者既在上文警告他们,那存着不信恶心的人把永生神离弃了,就在这里劝慰那些从起初确实相信的人;若他们从起初就确实相信,就当有坚定的态度,持定起初所信的,不可因那些从起初就没有确实相信的人把永生神离弃,而信心动摇。也不必因他们的结局,而为自己在基督里的地位担忧,因为我们若将从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之后作者又说:【经上说:‘你们今日若听祂的话,就不可硬着心,像惹祂发怒的日子一样。‘】这节圣经作者之前已经引用过,这里再次引用,显明这警告的话是信徒所要重视的。“若听祂的话”,意思是神不强迫人听从祂,祂仍给人自由选择,不过肯不肯听从所带来的后果,人必须自己负责。这也是告诉我们,神在已往曾经向那些不听从祂的以色列人发过怒,在末后神也要向那些不听从祂的话,背逆祂的人发怒。我们既看见已往许多先例,听见关于将来的许多警告,就不可硬着心,应当“趁着还有今日”,听从祂的话。
最后作者提出几个警告性的问题,他首先问:【那时听见祂话、惹祂发怒的是谁呢?】答案是,【岂不是跟着摩西从埃及出来的众人吗?】惹神发怒的竟是神借摩西所领出埃及的以色列人。神曾经为他们施行极大的拯救,击杀埃及所有的长子,为他们分开红海的水,又从天上降下吗哪作他们行走旷野路程的粮,但他们却在旷野多次惹神发怒,因此受神重罚的就是他们。这是我们所当引为鉴戒的,我们既从罪恶的痛苦和极大的死亡中,被拯救出来,就不可贪恋今世罪中之乐,放纵肉体的私欲,招惹神的怒气和惩罚。作者又问:【神四十年之久又厌烦谁呢?】答案是,【岂不是那些犯罪、尸首倒在旷野的人吗?】神是厌恶罪恶的神。虽然以色列人已经离开埃及,正在旷野行走,而且神也向他们显出极大的恩典,但这些并不能使神不厌烦他们的罪。所以他们虽出了埃及,却倒毙在旷野,这是今日信徒所当战兢的。我们虽然已经蒙救赎,神向我们显出极大的恩典,但从罪恶中已经被救起的人,仍可能因犯罪而为神所厌烦。所以我们不可以得救为满足,乃当追求圣洁的生活,靠主胜过罪恶。作者再问,神【又向谁起誓,不容他们进入祂的安息呢?】然后他回答说:【岂不是向那些不信从的人吗?】以色列人虽然出了埃及,却没有进入迦南;虽然得救,却没有进入“祂的安息”,最大的原因是由于“不信”。他们的眼睛只看当前路程的艰难,不信神的应许能够兑现,不信神能带领他们经过这艰难的旷野进入迦南;这不信的恶心,就是使他们不能进迦南。我们从作者的三次发问中看到,人不信神的严重性。神是鉴察人心的,知道以色列人不信是出于他们里面那“不信的恶心”,所以作者说,【这样看来,他们不能进入安息,是因为不信的缘故了。】在以色列人出埃及、进入旷野的历史中,有着许许多多因为不信的缘故而被神惩罚的教训。那么这些事是否会在今日信徒的身上再次发生呢﹖我们会“被罪所迷惑而使心中刚硬”呢?希伯来书作者给我们警告是:“你们要谨慎”。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接受这样的警告,我们要谨慎,不要让以色列人失败的历史再次发生在我们的身上。使徒保罗也警告我们:【他们遭遇这些事都要作为鉴戒,并且写在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林前10:11)我们就要从以色列先祖所遭遇的事中得着鉴戒!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