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思
【诗123: 1-4】【(上行之诗。)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祢举目……。】诗篇第一百二十三篇是上行之诗,在诗篇一百二十一篇,上行之人“向山举目”(121:1),越过一切的环境和难处,看到“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121:2),一路被神带领上行。在诗篇一百二十二篇,上行之人大卫看到属灵的同伴(122:1),看到“耶路撒冷被建造,如同连络整齐的一座城”(122:3),因此喜乐、赞美、祷告,忘记了旅途的一切艰辛和疲惫。到了本篇,上行之人不但踏入了耶路撒冷的城门,而且来到了圣殿的门口。他从门口向圣所举目,灵里已经看到约柜,看到“坐在天上的主”,所以诗人说:【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祢举目…。】这时诗人不再看山、也不再看同伴,甚至连地上的耶路撒冷也不看,而是单单举目仰望“坐在天上的主”,就是把他的心思单单转向主。所以诗人接着说:【看哪,仆人的眼睛怎样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样望主母的手,我们的眼睛也照样望耶和华我们的神,直到祂怜悯我们。】当诗人举目仰望天上的主的崇高、伟大、全能,就会看到自己的软弱、卑微、渺小,他就甘愿做主的仆人。“仆人”,原文是“奴隶”。“使女”,指属于女主人的女仆。“仆人”和“使女”望着主人的手,代表顺服和忠心,还包括许多的意思:等候指示、接受管教。当诗人单单向“坐在天上的主”举目的时候,眼目就会忠心盯住主引导的手、供应的手、扶持的手和怜悯的手。“怜悯”原文是“恩待、施恩, 怜恤”。最后诗人求神:【耶和华啊,求祢怜悯我们,怜悯我们!因为我们被藐视,已到极处。我们被那些安逸人的讥诮和骄傲人的藐视,已到极处。】诗人在此说出,他为什么求神怜悯他们,因他们“被那些安逸人的讥诮和骄傲人的藐视,已到极处”,他们自己却无能为力,所以求神的怜悯他们。神的子民在恶劣的处境中,最需要的是神的怜悯,只有神的怜悯才可以使他们脱离,可以得胜。因他们谦卑的等候在神的面前,呼求祂怜悯,祂一定会垂听。今天在末世,属主的人也是被反对,被藐视,被讥诮的一群,而且越来越厉害。为此,愿我们都要仰望神,呼求祂的怜悯,我们坐在天上的主,祂必垂听我们的呼求,祂要怜悯我们、拯救我们!阿们!
<我们要仰望神的怜悯>
读经【诗123: 1-4】【(上行之诗。)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祢举目……。】诗篇第一百二十三篇是第四篇上行之诗,也是诗人以谦卑的心,仰望神怜悯的祷告。当上行之人不但踏入了耶路撒冷的城门,而且来到了圣殿的门口时,他不再看环境,甚至高山他也不看,而是向神举目,所以他说:【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祢举目。】诗人向神“举目”,就在灵里看到“坐在天上的主”,这是诗人向神发出情真意切的专注仰望。“坐”在天上的主,表明神掌管一切,祂的权柄是稳固的,不会被任何势力所动摇。“举目”的意思是仰望和祈求,意思是专注在神身上。这“坐在天上的主”,也是提醒我们所仰望的是一位全能、崇高与伟大的主。诗篇29:10说: 【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所以无论我们的处境怎样艰难, 都要单单举目仰望“坐在天上的主”。当诗人看到天上主的崇高、伟大、全能,就看到自己的软弱、卑微、渺小,需要主的怜悯,他也甘愿做主的仆人,所以他说:【看哪,仆人的眼睛怎样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样望主母的手,我们的眼睛也照样望耶和华我们的神,直到祂怜悯我们。】这里“看哪”,是呼吁百姓引起重视,同来观看,表明下面的话很重要。“仆人”原文为“奴仆”,在旧约时代,奴仆没有任何自己的意思,完全顺服,听命于主人。不单单为主人做工,连自己的一切所有的也属于主人。“手”在这里是指一种重要的语言,在古代主人是用手吩咐仆人,指示他们作事,仆人就清楚主人具体的意思。所以仆人的眼睛望主人的手,表示专心伺候主人,使女的眼睛望主母的手,表示留心顺从指令。同时仆人和使女望主人和主母的手,也盼望得着他们的怜悯。所以诗人借此比喻来说出他们切切仰望神的心。他们在神面前有如仆人望主人的手那样,且永远站在仆人的地位上,顺服那坐在天上的主,随时听从主的吩咐。可惜今天许多信徒来到神面前,不是存着仰望、等候神引领的态度,而是自己预先已经想好了,然后求主来帮助他成全,这样岂不是把主当作仆人吗?这实在亏欠主!难怪经历不到主的怜悯。有的时候,我们口里称神为主,在祷告时完全以自己为中心,叫神照我们的心意成全,却从来不去体贴、明白神的心意。还有时候,我们虽然明白自己是仆人的地位,却没有把目光望向神的手,而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自己拿主意为主人做事,却完全忽略了主人的指示,这岂不是把自己当作主人吗?而诗人仰望神的怜悯,就像使女的眼睛一直望着主母的手,一直仰望“直到祂怜悯我们”,当我们这样仰望神的怜悯时,神的怜悯就一定会到来。
今天有些神的儿女在艰难的处境中,缺少经历神够用的恩典,就是因为缺少一直仰望神到底的心,常常半途而废。但经上说:“祷告要恒切。”(罗12:12)而神做事有祂的定时,有时祂立刻成全祂儿女的祷告,有的要等几年,甚至几十年。神不是故意耽延,也不是无能为力,而是时候未到。因神要在最合适的时间把最好的给祂的儿女,并且是在他们等候中施于。因此唯有长久祈祷,才是真正的仰望、等候。英国布道家慕勒将自己要祷告的事项都记在本子上,一直为这些事祷告。有的很快成全了,他就划去,有的很久才成全,当他快走完人生道路的时候,本子上的祷告也划得差不多了。神垂听他祷告,为他成全了5万件事情。在他为自己的三个朋友得救祷告时,拖得最久的那一位,慕勒一直不灰心等候神,到离世归父的日子,那个人还没有得救,不过慕勒对此仍带着信心死去。在他去世后,那人最终得救。今天我们都希望一祷告,神就答应,神就垂听,有时我们也有一祷告就蒙神垂听的经历。但也有许多的时候,我们为一件事祷告了很久,还是没有蒙神垂听。这时,我们就要仰望神的怜悯,等候在他的面前,直到祂怜悯我们!最后诗人与百姓向神切切地恳求:【耶和华啊,求祢怜悯我们,怜悯我们!因为我们被藐视,已到极处。我们被那些安逸人的讥诮和骄傲人的藐视,已到极处。】诗人在此处清楚的说出,他们为什么恳求神的怜悯,因他们饱受藐视,已经到了极点。这些“安逸人”自己的生活平静无事,却成为别人痛苦的来源,这些人必要受到神的审判。“骄傲人”就是那些心中无神、目中无人的人,他们也要受到神的审判。诗人在此两次提到“藐视”,因为“藐视”乃是毒箭,比任何的伤害更甚。但诗人没有求神报应、毁灭这些讥诮、藐视他的人,而是重复的向神祈求怜悯。因为他清楚的知道,神的子民被藐视,需要神的怜悯与恩典,救他们脱离这种苦境。因他们谦卑的等候在神的面前,呼求祂怜悯,祂一定会垂听。今天当我们带着难处和苦楚来到神面前时,也要仰望祂,学会仰望神,也是上行之路必修的一门功课。当上行之人跨过高山,在神的帮助中,在属灵伙伴的互相扶持下,来到耶路撒冷,来到圣殿前时,有可能想起了一路上的艰辛困苦,被藐视,被讥诮,心灵受到伤害,已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这时他向神举目,就禁不住向“坐在天上的主”呼求怜悯,从而有了这篇情真意切、专注仰望神怜悯的祷告。今天我们或许没有像昔日那些以色列人,陷入如此凄凉的景况中,但是在末世,属主的人也会遭逼迫,被人讥诮和藐视,但这时我们不必沮丧,不必惧害,我们要举目望天,仰望坐在天上的主,仰望那位满有怜悯慈爱的神,向祂呼求,祂必垂听!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学会,在任何逆境与困苦中,要专心注目神,仰望祂的怜悯 ,神必让祂的怜悯与慈爱,从高天临到我们身上!阿们!